【介紹】:
憲章運動時期英國社會活動家、詩人、小說家和憲章派領袖。他出身貴族,受過良好的教育。1845年起,他參加了工人運動,曾和馬克思有過交往。1848年被捕入獄,判處兩年徒刑。1855年到1860年,他脫離了工人運動,參加了資產階級急進派的議會集團。1864年,當第一國際成立時,他又參加了英國小組。他雖然對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發展規律沒有明確認識,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也沒有理解,但他仍是一位卓越的憲章派領袖。在文學上,他的創作使他成為英國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他寫過許多政論、詩歌、小說和文論。他的政論、公開信(《致憲章派》,1848)和演說(《組織、組織、再組織》,1850)是出色的號召斗爭的文章。他的詩歌密切配合他的社會活動。他寫過號召工人起來爭取自己的權力和詩,如《我們的號召》(1846)、《我們的前途》(1846)、《五月之歌》(1847)、《前進》(1847)、《人民之歌》(1848)等;揭發反動派欺壓勞動人民的手段,如《皇家的恩賜》(1847)、《堵口者之歌》(1848)等。在《自由進行曲》(1848)中,他指出“封建寶座已經搖搖欲墜”,號召各國人民團結戰斗;在《漁人》(1851)中,他揭露各國反動派欺騙人民放棄斗爭,但人民已覺醒;在《未來之歌》(1852)中,表現了他對憲章運動前途的信心。他的長詩《印度人的叛變》鼓勵印度人民推翻英國殖民者。他的小說《人民的傳奇》(1847-1848)描寫波蘭人民反沙皇軍隊的英勇事跡。未完成的四部曲《婦女的苦難》(1850-1851)中,有一部寫一個工人家庭的貧困生活。他認為憲章運動的詩歌是“時代最清新、最激動人心的詩歌”,號召作家到人民中間來,為人民寫作。
上一篇:理想國
下一篇:瓦特·太勒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