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英國小說家、詩人和劇作家。一八五四年十月十六日生于都柏林的一個醫生家庭。母親是愛爾蘭民族主義女詩人,對王爾德影響較大。一八七一年至一八七八年,王爾德先后在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和牛津大學學習,廣泛涉獵歐洲古典哲學家的著作,并受到達爾文的進化論,拉斐爾的繪畫以及羅斯金、瓦爾特·佩特的美學觀點的影響,開始進行唯美主義的理論宣傳和創作活動。一八九七年,因私生活問題服苦役兩年。一九〇〇年十一月加入羅馬天主教,數日后逝世于巴黎。作為唯美主義的代表,王爾德的藝術觀點集中體現在《道林·格雷的肖像》一書的序言、《謊言的衰朽》等文章中。他主張“為藝術而藝術”,排斥藝術的任何功利性,強調思想和語言均為藝術的工具,反對作家對所表現的事物作出道德上的評價,并把藝術家的倫理同情心皆視為“不能原諒的習氣”。這種形式主義的藝術觀,既反映了他厭惡資產階級社會規范,渴望擺脫“為金錢而藝術”的羈絆,又表現了他面對資本主義文明危機而產生的迷惘、頹廢的世紀末情緒。王爾德著有詩歌、童話、小說、戲劇、論文和小品文多種。他的創作活動始于寫詩,是:拒絕對描寫的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行合乎邏輯的理性的加工提煉,致力于捕捉模糊不清的轉瞬即逝的感覺印象,注重描寫這種瞬間感覺經驗如何轉化為感情狀態。印象主義一詞同時還指一種文學批評,稱為印象主義批評,亦即感受式批評。它拒絕對作品進行科學分析,而強調批評家的審美直覺,認為最好的批評是一種朦朧的沒有明確定義的“以詩解詩”式的批評。就其文體而言,實際上是一種特殊題材的散文。印象主義以唯美主義和自然主義為基礎,又與風靡一時的象征主義并存,加之它們都屬于形式主義文學流派,因此相互間交叉雜揉,界限不甚分明。一般認為,具有明顯的印象主義創作傾向的作家有法國的龔古爾兄弟、洛蒂、季洛杜等人。龔古爾兄弟的創作被稱為“藝術性寫作”,其特征是富于片斷印象的描述,而意義飄忽不定。在季洛杜的作品中,主題和情節線索往往被模糊的印象所淹沒。此外,在英國的王爾德,德國的霍普特曼、李利恩克龍和戴默爾等作家的部分作品中,印象主義的傾向也比較明顯。印象主義的致命弱點在于“不關心主題思想”。其作家強調創作的無思想性,完全憑主觀認識去觀察世界,其結果往往用瞬間印象的追求美化頹廢陰暗的心理,或在自然主義的場景描寫中寄托著悲觀絕望的情緒。但他們的作品大多文筆精致,風格優雅,在藝術表現技巧上確有一些成功的革新。
上一篇:王爾德,奧
下一篇:王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