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英國小說家、戲劇家。一八七四年一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巴黎一律師家庭。父母早亡,由伯父照料,進寄宿學校,在德國海德堡大學肄業,后在倫敦學醫,獲外科醫師資格。第一部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1897)就是這一段生活實踐和觀察的反映。毛姆的創作前期以劇本為主。一九〇三至一九三三年的三十年間共寫了近三十個劇本。他的戲劇以描寫愛情、家庭、婚姻題材為主,《圈子》(1921)是這些劇作中最出色的一部。毛姆的創作成就主要在小說領域。大戰開始的第二年他發表了自傳體小說《人間的枷鎖》(1915),反映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宗教制度對青年人思想個性的束縛和摧殘。一九一六年,毛姆到南太平洋旅行,后來幾次到遠東,并到中國,寫有游記《在中國的屏風上》(1922)。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毛姆經歷十分復雜,參加過法國戰地急救隊,作過英國情報員和赴俄外交使節。后來遠游遠東太平洋,到過中國,再去印度和拉丁美洲。此間創作帶有濃郁的異國情調。一九一九年,毛姆的著名長篇小說《月亮和六便士》問世。它以印象派畫家高庚為原型,敘述一個畫家來到遠隔塵囂的南太平洋塔希提島,從與土人的共同生活中汲取激情,創作許多名畫的故事。小說的主題是天才、個性與現代物質文明及婚姻、家庭的矛盾。毛姆的其他長篇小說還有《大吃大喝》(1930)和《刀刃》(1944)等。毛姆的短篇小說創作成績更為顯著,一生共著有190多篇,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短篇小說集《葉的震顫》(1921)、《卡蘇里納樹》和《阿金》(1933)等。這些小說涉及生活范圍廣闊,情節曲折,引人入勝,手法靈活新穎。描寫各式各樣的普通英國人的生活和心理,是這些短篇的突出特點。毛姆的很多作品暢銷國內外。是一位很受讀者歡迎的英國作家。
上一篇:畢達哥拉斯派
下一篇: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