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伯雷(1493或1494—1553),弗為文藝復興時期法國小說家。出生于一個富裕的律師家庭,自幼受經院教育,二十歲左右就當了修士。在修道院中拉伯雷熱心學習希臘文,并同人文主義者通信,因而被視為異端,遭到迫害,終于離開了修道院。一五二八年以后以在俗修道士身分游歷了法國中部名城,考察法院和大學;拜訪人文主義學者。一五三〇年入醫科大學學習。他對醫藥、數理、天文、植物學都很有研究,先后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曾到里昂等地行醫。一五三三年受到一本無名氏故事暢銷書的啟示,創作了《龐大固埃傳奇》(后列為《巨人傳》第二部),以筆名發表,大受歡迎,但遭到教會反對。從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拉伯雷用二十年時間創作了他的不朽的《巨人傳》(1532-1553);他因此屢遭迫害,小說一再被禁,出版人甚至被焚尸示眾。拉伯雷為了逃避迫害曾三次隨大主教去羅馬,一五五三年逝世于巴黎。《巨人傳》是拉伯雷的代表作,為歐洲人文主義文學中政治性很強的諷刺作品。小說共有五部,第一部主要寫卡岡都亞的故事,第二至第五部,主要寫龐大固埃的故事。卡岡都亞是巨人國國王格朗古杰的兒子,一生下來就要喝一萬七千多頭母牛的奶,要用一萬二千多尺布做一件衣服。開始受經院教育,愈學越蠢;后來接受人文主義教育才聰明起來。打敗了敵國進攻,建立了德廉美修道院。龐大固埃是卡岡都亞的兒子,經過多方求學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為了幫助他的朋友巴汝奇解決可否結婚的難題,他們去尋找能回答一切問題的神瓶。神瓶上的啟示是一個“飲”字。小說在荒唐滑稽的外表下掩蓋著極端辛辣的諷刺。作者猛烈地攻擊了當時占統治地位的思想——經院哲學及其支柱巴黎神學院、法院、教會等;同時還攻擊了封建社會上層建筑的各個方面:吃人的法律、無用的教育、虛偽的道德等。小說通過祖孫三代的形象(格朗古杰、卡岡都亞、龐大固埃)表現了作者賢明君主的政治理想。小說從多方面展示了文藝復興的時代精神,贊美理性、知識,表現了追求全知全能、用淵博的知識開創新世界的思想。《巨人傳》在藝術方面最大的特點是夸張的描寫,荒唐的形式同嚴肅的寫實內容的有機結合以及獨特的詼諧和幽默,它常常引起讀者快意的笑,爽朗的笑,因此拉伯雷被稱為“偉大的笑匠”。
上一篇:護法運動
下一篇:拉吉舍夫與《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