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鳩,查·德·斯(1689—1755)為十八世紀法國的啟蒙思想家、法學家、作家。一六八九年一月十八日生于貴族家庭,原名沙爾·德·塞孔德。幼年學習古希臘文、拉丁文,一七〇八年到一七一四年去巴黎研究法律。一七一六年承襲伯父的爵位和產業,成為孟德斯鳩男爵,并成為他伯父的波爾多議會兼法院主席職務的繼任者。一七二一年發表《波斯人信札》,風行一時。一七二八年辭去院長職務,為撰寫《論法的精神》收集資料、飽覽群書,到歐州許多國家旅行,考察憲法和議會制度。先后完成歷史著作《羅馬盛衰根由考》(1734)和法學著作《論法的精神》(1748)。主張資產階級與貴族妥協,建立君主立憲制,提倡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這一學說成為法國大革命的理論武器和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書信體小說《波斯人信札》(1721)是孟德斯鳩的代表作。它以波斯青年郁斯貝克離開宮廷去歐州旅行為基本線索,他與友人、親人及總管等人的書信構成了全書的內容,可以說它是一部通過文學形象表達的政論。小說諷刺了法國統治階級的庸俗、墮落和荒淫無恥,批判了上流社會的種種惡習,無情地揭露了教會的欺騙。作家說,教皇是一個魔法師,硬要人們相信“三等于一”,“面包并非面包”,“酒并不是酒”。作家說《圣經》有多少行就有多少可以爭議的地方。這部小說沒有完整的情節,通過一些零散的故事闡發了作家的啟蒙思想。它為十八世紀的哲理小說開辟了道路。
上一篇:孟德斯鳩
下一篇: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