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1900— ),現代著名劇作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是我國有成就和特色的劇作家之一。三十年代初期,就參加了左翼戲劇運動的組織領導工作。他從1934年開始戲劇創作,最早的獨幕劇為《都會的一角》。1936年創作《賽金花》和《秋瑾傳》。1937年上半年創作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三幕劇《上海屋檐下》??箲鹨院?,陸續寫出了幾部以抗戰為題材的多幕劇,如《一年間》、《愁城記》、《心防》、《法西斯細菌》等。
《上海屋檐下》是夏衍的一個成功劇作。作品通過一座弄堂房子里五戶人家的一天經歷,十分真實地表現了抗戰爆發前夕上海小市民的痛苦生活。這里有淪落風塵、被人摧殘的棄婦施小寶;有兒子為國犧牲、孤苦無依的老報販“李陵碑”;有失業在家、貧病交困的洋行職員黃家楣;有安貧樂命、實則無聊的小學教師趙振宇;有亦“?!币唷肮贰?、擔憂賭氣的工廠職員林志成;有悲憤滿腔、左右為難的婦女楊彩玉;有鐵窗十載、壯志猶存的革命者匡復等。作品通過各個不同人物的不幸命運,揭露了社會的黑暗和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同時作品也向人們展示了希望和信心。寫于1940年5月的《心防》,描寫上海淪陷后,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在艱苦復雜的環境里從事斗爭的生活。作品通過一批知識分子形象的刻畫,表現了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高貴品質,強調堅守內心防線對戰勝敵人的重要意義。劇中的主要人物林浩如,是上海淪陷后“心里防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在文化戰線上堅持同日寇和漢奸進行斗爭。他決心通過“精神上思想上防線”的構筑,“要永遠地使人心不死,在精神上永遠地不被敵人征服”。他為此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種堅貞不屈、頑強戰斗的精神,對抗日的人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法西斯細菌》(1941)是思想和藝術成就都較高的作品。劇本通過研究斑疹傷寒的醫學博士俞實夫的經歷和轉變,深刻表現了“法西斯與科學不兩立”的思想。作品著重批判了超政治、超階級的“為科學而科學”的錯誤認識。主人公俞實夫,1931年在日本留學時就被日本報界譽為“新中國醫學界的光芒”。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有“自由思想”的人,對社會政治問題不關心不過問。當中日關系十分緊張時,他還去擔任了日本人在上海辦的研究所的研究員,從事培養斑疹傷寒菌苗的研究工作。他認為他的研究“不僅是為國家,為民族,而且是為人類,為全世界人類的將來”服務。上海戰爭爆發后,他不得不離開上海到香港,在那里繼續做他的研究工作。日軍進攻香港后,炮火毀壞了他的和平的小天地。他親眼看見日本兵搗毀了他的研究設備,殘殺了愛國青年錢裕,他自己也受到了日本人的凌辱。這時他才覺悟到在這世界上不撲滅法西斯細菌,是不可能消滅傷寒病菌的,終于返回內地,從事抗日的醫療救護工作。劇本端正了一些人對科學和政治關系的錯誤看法,同時積極宣傳了抗日救國思想。
上一篇:夏衍的《包身工》
下一篇:大眾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