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同志作于1985年9月23日。《人民日報》等報刊于24日同時予以發表。
這次會議討論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并根據中央領導機構成員新老交替的原則,對中央委員會、中央顧問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成員進行了局部的調整。在閉幕會上,鄧小平同志發表了這個講話,闡述了四點意見。第一點,關于形勢和改革。講話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撥亂反正,二是全面改革。全黨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這是最根本的撥亂反正。改革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引起了經濟生活、社會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狀態的一系列深刻變化。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范圍內也發生了某種程度的革命性變革。在改革中,我們始終堅持兩條根本原則:一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占主體,一是共同富裕,并且已經開始找到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路子。第二點,關于“七五”計劃。講話肯定,這次會議通過的制定“七五”計劃的建議,方針政策是正確的,確定的目標是切合實際的。強調發展速度不要過高,還是穩妥一點好。認為“七五”這五年很重要。如果在“七五”期間使改革基本就緒,經濟又能夠持續、穩定、協調地發展,實現十二大提出的本世紀末的目標,就有了充分的把握。第三點,關于精神文明建設。文中指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不只是表現在它有條件比資本主義更快地發展生產力,而且有可能消除資本主義和其他剝削制度所必然產生的種種貪婪、腐敗的不公正現象。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會受到破壞,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可能勝利。文中提出,當前的精神文明建設,首先要著眼于黨風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其中,端正黨風,是端正社會風氣的關鍵;改善社會風氣要從教育入手。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都必須大大加強,決不能削弱。要求思想文化界多出好的精神產品,堅決制止壞產品的生產、進口和流傳。認為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宣傳,也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宣傳,一定要堅決反對。第四點,關于干部的新老交替和理論學習。講話稱贊一批老同志以實際行動,帶頭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推進干部制度的改革。認為這件事在黨的歷史上值得大書特書。強調中青年干部接班,最重要的是接老同志堅持革命斗爭方向的英勇精神的班。不只是年輕,有業務知識,還要有好的作風。講話對干部提出一個新的要求,就是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出,只有熟悉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加強工作中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才能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建設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直達到我們的最后目的,實現共產主義。
鄧小平同志的這個講話,對我國四化建設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進行了及時的、科學的分析和總結,深刻闡述了黨的任務和方針,對“七五”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上一篇:土耳其“坦齊馬特”改革
下一篇: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