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建立與領導的中央政府。前身是1923年3月在廣東成立的以孫中山為大元帥的大元帥府(即大本營)。1925年孫中山逝世后,7月1日,大元帥府改組為國民政府,一般稱之為廣州國民政府。國民政府委員會委員長汪精衛(wèi)(1926年3月20日以后譚延闿代理)。1927年1月1日,國民政府遷到武漢,被稱為武漢國民政府,簡稱武漢政府,政府委員會主席仍是汪精衛(wèi)(1月至4月譚延闿代理)。直到1927年7月15日以前,廣州、武漢的國民政府是革命政府,是國共合作的政府。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通常簡稱南京政府或國民黨政府。7月15日武漢政府宣布反共,不久,與南京政府合流。從此,“國民政府”成為代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利益的反動政權。胡漢民、譚延闿、蔣介石、林森先后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國民黨召開行憲國民大會后,于1948年4月設立總統(tǒng)府。蔣介石任總統(tǒng)。1949年1月21日李宗仁以副總統(tǒng)身分代理總統(tǒng)。南京政府下設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jiān)察五院。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宣告南京政府覆滅。
上一篇:國民參政會
下一篇:國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