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中古波斯詩人。父親是伊斯法罕的商人,因破產遷家設拉子。哈菲茲自幼聰慧過人,能背誦《古蘭經》,其名字的含義即為“熟背古蘭經的人”。他早年喪父,靠謀生求學,研讀過神學和阿拉伯文學,二十歲時便在抒情詩和勸誡詩方面顯示才華。巴格達君主曾慕名邀其進宮賦詩,但遭到他的拒絕。一三八七年帖木兒占領設拉子時,他已淪為食不果腹的托缽僧,兩年后死于悲忿和貧困。哈菲茲創作于波斯淪為異族統治的時代。這一時期民族矛盾的尖銳,封建統治者的專橫暴虐,宗教勢力的猖獗和民不聊生的凄景,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他的近五百首抒情詩充滿了對社會現實的揭露和嘲諷,也有對象征愛情、幸福的春光、鮮花和醇酒的歌詠和禮贊;在表現對人生、對未來的探索的同時,也顯示出受伊斯蘭教蘇菲派的神秘主義和宿命論的影響。哈菲茲的詩,均采用“嗄澤拉”這一波斯古典詩歌中的抒情詩體。每首詩由七至十二聯句組成,每聯尾音押韻,一到二個聯句構成一個詩的意境,通常要在最后一聯點出主題,并出現詩人的名字。哈菲茲十分精于這種詩體。他的詩句法嚴謹,用字精確,情感真摯,富有哲理,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上都認為是波斯抒情詩的高峰。哈菲茲在波斯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從十八世紀起,他的詩被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并在國內外擁有眾多的研究者。
上一篇:哈拉巴文化
下一篇:哥倫布,克里斯托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