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恐怖與神秘”小說。十八世紀后半期英國流行的文學體裁之一,為長篇小說。它的名稱與其思想傾向有關。這類小說表現了對中世紀的強烈興趣,而在當時,“哥特式”一詞與中世紀是同義語,故名。這類小說的另一個名稱“恐怖與神秘”小說則反映了它內容方面的特點。這類小說多以中古陰暗、荒涼的城堡為故事背景,描寫因爭奪財產或滿足個人情欲而引起的謀殺、迫害等,情節緊張、恐怖,充滿神秘氣息。這類小說的出現反映了人們對資本主義文明的否定情緒,同時它通過特別的形式反映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復雜性,人們不滿足于運用理性原則對復雜社會現象的解釋。第一部“哥特式”小說為華爾普爾(1717-1797)的《奧特朗托堡》(1764)。其主要內容是根據夜間的惡夢,寫了一個古堡鬧鬼的故事。重要的“哥特式”小說家還有拉德克里弗夫人(1764-1823),代表作品《渥多爾弗的奧秘》(1794),描寫了一個十六世紀的故事。貴族少女愛彌麗亞經過種種冒險終于從座落在阿平奈山上的渥爾多弗古堡中脫身,和她的愛人結合。梅圖林(1782-1824)的代表作為《漫游者繆莫斯》(1820)。小說主人公繆莫斯出賣靈魂給魔鬼,換來了長生不老。但他經過幾代人之后對長生感到厭倦、苦惱,渴望死亡,于是到處尋找一個愿意把靈魂賣給魔鬼的替身。“哥特式”小說對正在興起的浪漫主義文學運動起了促進作用,對后來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也有一定意義;一些現實主義作家采用了“哥特式”小說的某些因素。如巴爾扎克從梅圖林小說的主題發展出一部哲學中篇小說《被赦免的繆莫斯》。
上一篇:“雙百”方針的提出
下一篇:“多余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