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常為三片,“竹”字就是從象形而來。
竹是禾本科多年生木質化植物。高者可達30多米,竹子莖圓筒狀,中間有節(jié),葉狹條披針形。竹子的生物學特性是,平常很少開花,只有遇干旱時,有少數(shù)植株開花結實,開花結實后則枯死。
【養(yǎng)】
竹子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和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要求有充足的水分,排水也良好。
不同類型的竹種,其繁殖方法不同。一般叢生竹類的竹兜、竹枝、竹竿上的芽,都具有繁殖能力,可采用移竹、埋兜、埋竿、插枝等方法;散生竹類的竹竿和枝條沒有繁殖能力,只有竹兜或竹兜上的芽才能發(fā)育成竹鞭(地下莖)和竹子,故采用移竹、移鞭等方法,進行繁殖。
管好竹子有四字訣:疏、密、深、淺。疏,種植距離應寬,株距1米以上;密,使其根密,每墩3~4竿,使其根相互扶持;淺,栽時宜淺,利于根系發(fā)展;深,施肥應深,利于根群生長,利于抗旱。竹長到3~5年要更新1次。
【賞】
中國是竹子原產(chǎn)地之一,并盛產(chǎn)竹子。全世界約有120屬,千余種,中國有37屬,400余種,約占世界竹子種類的1/3。中國有竹林面積200萬公頃,各類竹子62億多株,中國是竹子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產(chǎn)量居世界第一位。栽培竹子歷史悠久,在發(fā)明紙以前,用竹帛當紙書寫文字,漢字“冊”字,即竹書的象形演化而來。
我國南方有許多“竹?!?,四川省宜賓市、長寧與江安兩縣譽為蜀南竹海,面積100多萬畝,成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是全天候旅游勝地。廬山、黃山、武夷山、井岡山漫山皆竹,四季長綠。
竹子有許多品種,有方形竹、扁形竹、佛肚竹、紫竹(又叫羅漢竹、湘妃竹)、碧玉黃金竹,還有作盆景的矮小種。我國還有一種更為傳神的慈孝竹,這種竹相聚叢生,一年發(fā)筍二期,四五月出筍在叢內(nèi),“慈母護兒”防新竹受暑,七八月出筍在叢之四周,為“子孝其母”,護母竹以免受寒。近年來,還發(fā)現(xiàn)了一些奇特竹子。1986年在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鄉(xiāng)的山上,發(fā)現(xiàn)了一種奇特的毛竹——五色竹。這種竹的竿從頭到腳呈黃、藍、白、綠、灰五種顏色,極為美觀。它的形狀和普通毛竹一樣,只是枝較細短,筍硬,纖維較脆。該山上共有45株五色竹。
我國南方盛產(chǎn)竹子,竹子在南方生長很快,春季雨后長得更快。一晝夜長0.1~0.3米,有的一晝夜能長1米,所以有“雨后春筍”的成語。
我國有湘妃竹的美麗傳說。相傳,古時,舜帝南巡,死于蒼梧,其妃子娥皇、女英拼命追趕未成,至湘水之濱,相思痛哭,揮淚如雨,灑落竹竿之上,化而為斑,生成了湖南特產(chǎn)——湘妃斑竹。湖南斑竹竿上有很多紫色斑紋,極為美麗。明代王象晉著之《竹譜》記載“斑竹即吳地稱湘妃竹者,其斑如淚痕。……世傳二妃將沉湘水,望蒼梧而泣,灑淚成斑?!焙隙赐ズ械木綅u,就有相傳虞帝二妃——娥皇、女英灑淚而成的斑竹。
竹子四時青翠,裊娜多姿,雖嚴寒而不凋,竹與松、梅被譽為“歲寒三友”,與梅、蘭、菊稱為“花中四君子”。北京紫竹院公園,栽種各種竹子100多種100多萬株,從1994年開始每年4月25日至6月1日舉辦竹文化節(jié)。中國歷代許多詩人畫家寫竹畫竹。清代鄭板橋(鄭燮)一生酷愛竹,寫有一首《竹石》詩: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挺,任爾東南西北風。
明朝解縉,自幼聰明好學,性情剛直,人稱天才,他寫的對聯(lián)十分精巧別致,常用詩文嘲弄封建統(tǒng)治階級。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門對千棵竹,
家藏萬卷書。
門對千棵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門對千棵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用】
竹枝秀麗,幽雅別致,四季常青,傲霜傲雪,具有高尚的氣質,置于庭院美化環(huán)境。竹是作盆景的極佳品類,斑枝小竹,集于小盆,葉青竿直,旁嵌奇石,頗為傳神。
蘇東坡有一段話,概括了竹子的多種用途:“庇者竹瓦,栽者竹筏,書者竹紙,戴者竹冠,衣者竹衣,履者竹鞋,食者竹筍,焚者竹薪,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竹是優(yōu)良的造紙的原料,大型竹種可建房屋,小型竹可做工藝品、家具。竹筍鮮美,是珍貴的蔬菜,可以制成筍干、罐頭。
上一篇:睡蓮百科,睡蓮寓意,睡蓮賞析
下一篇:米蘭百科,米蘭寓意,米蘭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