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
司湯達(法國)
司湯達(1784—1842),法國19世紀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家,出生于格勒諾布勒城一個資產階級家庭。原名叫亨利·貝爾,幼年喪母,由外祖父和姨祖母撫養成人。司湯達曾隨拿破侖征戰過歐洲,在意大利僑居寫作時因從事革命活動而被驅逐。他的代表作有《紅與黑》、《巴馬修道院》、《法尼娜·法尼尼》等。
《紅與黑》是一部以愛情故事為主線的社會政治小說。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嚴酷的現實,批判了君主專制和封建教會,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一塊堅實的基石。
維立葉爾城坐落在法國與瑞士的臨界地。城中有個名叫于連的青年,因為精通拉丁文,當了市長家的家庭教師。他約十八九歲,長得文弱清秀,兩只大眼睛又黑又亮。他的父親老索黑爾是個木匠,在城邊開辦了個小木材廠,自己不識字,也最討厭讀書人。因為于連整天抱著書本不放,全家人都嫌棄、怨恨他,經常被父親和兩個哥哥毒打。于連小時候認識了拿破侖部下一個老軍醫,老軍醫給他講拿破侖的故事,教給他拉丁文和歷史。因此,他從小就崇拜拿破侖,渴望未來投身軍界,像拿破侖那樣,身佩長劍,做世界的主人。但后來他又想當神甫,因為看到神甫很受人尊敬,權力也大。于是,他投拜在神甫西朗的門下,鉆研起神學來。他有著驚人的好記性,能把一本拉丁文《圣經》全背下來,還能倒背如流。這事轟動了全城。因此,他在市長家里很受歡迎。
市長德·瑞那出身貴族,原是開設制釘廠起家的,復辟王朝建立后,他見風使舵,投身保王黨,撈到了市長的寶座。他的妻子年紀30左右,長得很漂亮。她是在修道院長大的,她厭惡丈夫的庸俗、粗魯和勢利。由于沒有愛情,她把心思全放在教養3個孩子身上。最初,她以為于連是一個粗野、面目污垢的鄉下佬,心里不以為然。誰知見面時卻大出她的意料:面前這個年輕人皮膚白皙,眼睛溫柔動人。于是她對于連由好感、關心發展到了熱烈的愛。她崇拜于連的才能,傾慕他的外貌,喜歡他那慷慨、高尚的氣質和仁愛的心。當她知道于連拒絕了女仆愛麗莎的愛情時,心里異常高興和激動,她發覺自己對他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情。夏天,晚上乘涼的時候,她讓自己的手被于連偷偷地緊握著,滿足了于連的自尊心,而自己卻被愛情與道德責任感折騰得一夜未眠。她決定冷淡地對待于連。可是,當于連請了3天假去看朋友福格時,她卻按捺不住對他的思念。于連回來后,她變得愛裝飾打扮起來。見此,于連便大膽起來,終于在一天深夜2點時闖進了她的房里。開始,她對于連的無禮行為很生氣,但當于連兩眼含淚地望著她時,她便同情起他來。她暗想,如果在10年前能愛上于連該多好,那時她更年輕美麗。不過,于連的愛則是出于一種野心與虛榮心,一種因占有欲而產生的狂熱。他心想:自己這樣貧窮,能夠得到這么高貴、這么美麗的婦人,已是滿足了。
皇帝駕臨維立葉爾城,在市長夫人的提攜下,于連當上了儀仗隊的隊員,在公眾面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風采。
愛麗莎出于妒忌,把夫人與于連的關系暗中告訴了瓦列諾先生。瓦列諾因早年追求瑞那夫人不得,正想找機會報復,借此便給市長寫了一封揭發信。可市長卻沒有什么反映,因為如果把妻子趕出家門,自己失去一大筆遺產不說,在名譽上也不好聽。漸漸地,人們都談論起此事來。愛麗莎又向西朗神父說了這件事,神父便勸于連到省城的貝尚松神學院去進修。
貝尚松是法國的一座古城,于連初到神學院,很不適應,幸虧院長彼拉神父是西郎神父的老朋友,對他呵護有加,才使他順利地安定下來。
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很平庸,于連對自己的成功深信不疑。由于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院長破例讓他擔任了新舊約全書課程的輔導教師。可神學院也不是一方凈土,彼拉院長受到排擠辭職離開,臨行前介紹于連到穆爾侯爵家當秘書。他告誡于連,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去攀附這些達人貴族。
侯爵是個極端保皇黨人,法國大革命時,他逃亡到了國外;王朝復辟后,他在朝中謀得了一個顯赫的地位。于連來到這里后,每天為他謄寫稿件和公文,工作十分認真仔細。侯爵十分滿意,不僅讓他去管理自己兩個省的田莊,還委托他負責自己與貝尚松代理主教福力列之間的訴訟通訊,后來又派他到倫敦去搞外交。于連憑借自己的精明能干獲得了一枚十字勛章,成就感大增。
于連很快便在巴黎的上流社會里混得如魚得水,成了一個花花公子,甚至還得到了穆爾小姐的青睞。
于連最初并不喜歡清高傲慢的瑪特兒,可一想到她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上升機會,便追求起她來。而瑪特兒雖然也知道于連出身低微,卻在浪漫主義激情的支配之下熱戀起來。她不但主動給于連寫信表示愛情,還鼓勵于連追求自己,并委身于他。時隔不久,她就后悔起來,對于于連的愛慕之情大為憤怒,可是當于連冷落她的時候,她卻又祈求他愛自己。
穆爾侯爵讓于連去參加一次有政府首相、紅衣主教、將軍等保王黨人參加的秘密會議,并讓他冒著生命危險把會議記錄帶到國外去。于連幾經兇險,順利完成任務。俄國王子柯哈莎夫以身說法,告訴于連該如何讓瑪特兒乖乖地就范。
于連回到巴黎,依照柯哈莎夫的計策行事,瑪特兒果然乖乖跪在自己腳下,這使得于連的虛榮心很是滿足。不久,瑪特兒懷孕了。在愛女堅持下,侯爵先是給了他們一份田產,他們結婚了就可以搬到田莊去;接著又任命于連為驃騎兵中尉,并授予貴族稱號。
正當于連穿上驃騎兵中尉制服,陶醉在個人野心滿足的快樂里時,突然瑪特兒寄來了急信。信中說:一切都完了。于連急忙趕回,才知德·瑞那夫人給穆爾侯爵寫信揭露了他們原先的關系。惱羞成怒的于連立即跳上去維立葉爾的馬車。下車后,他買了一支手槍,趕往教堂,正在禱告的德·瑞那夫人連中于連兩槍,當場倒地。
于連被捕了。入獄后,他頭腦冷靜下來,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悔恨和恥辱。他意識到野心已經破滅,死沒有什么可怕的。德·瑞那夫人只受了槍傷,并沒有死。好點以后,她買通獄吏不要虐待于連。于連知道后,痛哭流涕。瑪特兒從巴黎趕來探監,為營救于連四處奔走。于連對瑪特兒所做的這一切并不感動,只覺得憤怒。公審的時候,于連沒有表現出一點求人饒恕的樣子,對法庭審判大聲地抗議。這樣,激怒了已升為省長的哇列諾為首的陪審官,結果法庭宣布于連犯了蓄意殺人的大罪,判處死刑。德·瑞那夫人不顧一切前去探監,并說明了一切。于連這才知道,她寫那封信是被逼的。于連和德·瑞那夫人彼此饒恕了。于連拒絕上訴,也拒絕做臨終禱告,以示對封建貴族階級專制的抗議。
陽光明媚的一天,于連走上了斷頭臺。瑪特兒買下了他的頭顱,按照她景仰的瑪嘉銳特皇后的方式,親自埋葬了自己情人的頭顱。而德·瑞那夫人,在于連死后的第三天,抱吻著她的兒子,也離開了人世。
上一篇:《《簡·愛》》主要內容介紹,《《簡·愛》》讀后感
下一篇:《《紅樓夢》》主要內容介紹,《《紅樓夢》》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