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狗盜的解釋?雞鳴狗盜的典故與出處
《史記·孟嘗君列傳》:孟嘗君入秦,秦昭王“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孤白裘。’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孟嘗君患之,遍問客,莫能對。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夜為狗;以入秦宮臧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孟嘗君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關。夜半至函谷關。秦昭王后悔出孟嘗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馳傳逐之。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傳出。出如食頃,秦追果至關,已后孟嘗君出,乃還。”后以此典表示運用智謀,度過難關;或泛指微末的技能、有微末技能的人。宋·王安石《讀孟嘗君傳》:“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后漢·李尤《函谷關銘》:“孟嘗離秦,奔鶩東征。夜造稽疑,譎以雞鳴。”南朝梁·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備鳴盜淺術之余,豫三五賤伎之末。”
上一篇:雞談的解釋?雞談的典故與出處
下一篇:鷦螟巢蚊睫的解釋?鷦螟巢蚊睫的典故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