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4】世界熱點怎么看·2017
(當代世界研究中心著,黨建讀物出版社,16.8萬字,2017年9月第1版,40元)
△共18個題:[1]“美國優先”令人憂慮:怎么看特朗普治下的美國;[2]波瀾迭起料難平靜:怎么看不斷惡化的俄美關系?[3]直面沖擊、保持定力:怎么看新時期的中美關系;[4]分崩離析還是浴火重生:怎么看歐洲一體化的前景;[5]談虎色變還是因勢利導:怎么看當前甚囂塵上的民粹主義;[6]望盡天涯路何處是歸途:怎么看山重水復的敘利亞;[7]誰來按動暫停鍵:怎么看劍拔弩張的朝鮮半島局勢;[8]一心向西宿命難逃:怎么看持續不斷的烏克蘭危機;[9]樹欲靜而風不止:怎么看非法仲裁后的南海局勢;[10]窮途末路還是卷土重來:怎么看“伊斯蘭國”的走向;[11]剪不斷理還亂:怎么看矛盾重重的美伊關系?[12]標本兼治方為正途:怎么看愈演愈烈的難民危機;[13]此恨綿綿無盡頭:怎么看巴以和談的未來;[14]內外交困出路何在:怎么看委內瑞拉目前的局勢;[15]中東想說穩定不容易:怎么看卡塔爾遭遇斷交風波;[16]“逆風”會否轉航程:怎么看全球化面臨的困難挑戰;[17]引領世界新方向:怎么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8]“貓鼠游戲”何時休:怎么看2017年網絡安全。
〇特朗普(“政治素人”)政府的施政思路是“內政大于外交、經濟重于軍事”,迫切需要盡快讓美國選民看到政績、看到“變革”,以進一步拉攏國內支持者。“美國優先”政策,或對國際秩序帶來三大沖擊:[1]加劇國際經濟和金融的動蕩;[2]深化與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矛盾;[3]阻礙全球治理的完善。
〇歐洲一體化肇始于195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伊始,人民飽受戰爭之苦,懷揣遠大政治抱負的歐洲政治家們,決心統一歐洲,結束分裂狀態,實現康德所言“永久和平”。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〇事物的發展總是成就和矛盾相伴而生,而且是在解決矛盾和問題的同時向前發展。
〇歐盟是最大的發達國家集合體。
〇世界民粹主義的發展主要經歷了19世紀中葉、20世紀六七十年代和20世紀90年代三個歷史時期。民粹主義發端于19世紀后期,包括俄國民粹主義和美國“人民黨”,民粹主義兩種原生形態。
〇中國希望南海成為和平之海。
〇打擊恐怖主義,軍事上的勝利是治標之策。消除滋生恐怖主義的土壤,改變落后地區的貧困面貌,尊重不同的宗教文化,實現政治包容和解,才是治本之道。
〇在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中,已有137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
〇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西方“逆全球化”思想的蔓延,折射出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傲慢和價值觀的虛偽。有一種范式以地理大發現為起點,將全球化分為四個階段:[1]15—17世紀,標志性事件是人類實現全球航行;[2]18-20世紀,標志性事件是英國借助工業革命廣泛開拓殖民地;[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主要特點是美國通過一系列制度安排主導全球化進程;[4]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至今,主要特點是全球化在迷茫中找尋新的方向。
(2018年4月11日晚9:20閱畢)
上一篇: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
下一篇:中國協商民主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