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樹之嘆的解釋?風樹之嘆的典故與出處
《韓詩外傳》卷九:“孔子辟車與之言,曰:“子非有喪,何哭之悲也?’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好學,周游諸侯,以歿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簡吾事,不事庸君,而晚事無成,失之二也。與友厚而中絕之,失之三矣。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后以此典表現人懷念父母,感慨未能盡孝。唐·白居易《八人亡父同制》:“斯可以載揚蘭陔之光,輟風樹之嘆耳。”北魏·溫子升《常山公主碑》:“而鐘漏相催,日夜不息;川有急流,風無靜樹。”
上一篇:風聲鶴唳的解釋?風聲鶴唳的典故與出處
下一篇:飛燕體輕的解釋?飛燕體輕的典故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