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訓也是一個乞丐嗎
武訓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名鼎鼎的乞丐。
清朝末年,民不聊生,一個叫作武行七的人,7歲喪父,不但無法上學,就連生計也很困難,只好靠乞討過活。在他14歲之后,多次給別人當傭工。雇主欺負他不識字,就用假賬欺騙他,說3年的工錢都已經支付完。武行七和雇主爭辯,反而遭到毒打。因為不識字吃虧,他不甘心,就決心行乞辦學。他在20歲的時候當了乞丐。30歲的時候,他已經在館陶、堂邑、臨清三縣買了300多畝地。
公元1888年,他和楊樹坊在堂邑柳林鎮創辦崇賢義塾。第二年,他又和了征和尚在館陶楊二莊創辦義塾。公元1896年,他和會門首領施善政在臨清鎮創辦義塾。他的這些行動感動了當地百姓,當地百姓奏請政府給予他獎賞。清政府調查清楚后,正式封他為“義學正”,并賜給黃馬褂和“樂善好施”匾額,準予建立牌坊。此外,政府還賜給他一個名字叫作“訓”,從此之后,他就被人們尊稱為“武訓”。
他死后,清政府專門為他建立了祠堂,一直保存到現在。武訓先生的辦學精神也影響著現代人,歷來受到世人的景仰。
上一篇:柳永和青樓有著怎樣的故事
下一篇:清代戲曲“雙璧”指的是哪兩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