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是“黃帝”所著的嗎
《黃帝內經》成書于西漢,分為《靈樞》和《素問》兩部分,是古代醫生假托軒轅黃帝的名義創作的。《黃帝內經》的問世,開創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是我國醫學由單純積累經驗的階段發展到系統的理論總結階段的重要標志。全書對中醫理論做了綜合全面的論述,在古代解剖知識的基礎上,以哲學思想為指導,通過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以及醫學上的實踐驗證,由感性到理性,由片面到全面,逐步發展而成。《黃帝內經》中提出許多重要的理論原則和學術觀點,為我國后續中醫學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黃帝內經》是以黃帝、岐伯、雷公之間對話和問答的形式,對病機病理展開闡述,同時主張采取防患于未然的措施,在人生病之前就開始預防。此外,《黃帝內經》還主張養生、益壽、延年。它與《難經》《傷寒雜病論》和《神農本草經》并稱為我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也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的醫學典籍。
《黃帝內經》的作者是誰現在已經無從得知。有學者認為,這本書應該由許多醫學經驗豐富的醫生集體創作而成,不可能是一個人獨自完成。《淮南子》中曾經說,世俗的人大多喜歡尊崇古代而貶斥現在。因此,有的人借此假托神農黃帝的名義去著書立說,這樣就能讓人們相信。可見,它真正的作者不大可能是黃帝。
上一篇:《馬氏文通》是研究什么的著作
下一篇:《黃石公三略》講了什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