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跟蘇秦有關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傻瓜或處事隨便、說話不正經、好出洋相的人稱為“二百五”。這種說法最早見于戰國時期,跟蘇秦有關。
蘇秦是戰國時有名的說客,他憑借三寸不爛之舌,獲得了很多諸侯的信任,身佩六國相印,一時間威風八面。但他也有很多的敵人,后來在齊國被人暗殺。對此,齊王很是憤怒,發誓要為蘇秦報仇,可沒有證據,一時也抓不到兇手,于是他想到一個辦法,讓人把蘇秦的頭從尸體上割下來,懸掛在城門上,旁邊貼著一道榜文:“蘇秦是個內奸,現在已被人殺掉,真是大快人心。是誰殺了他,請來領賞黃金千兩。”榜文剛剛貼出,就立刻有四個人聲稱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說:“這種事情可不許冒充呀!”四個人都一口咬定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說:“這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各分得多少?”四個人齊聲回答:“一人二百五。”齊王拍案大怒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都給我拉出去斬了!”
“二百五”一詞就這樣被流傳了下來,從這個詞的故事來看,用它來形容那些傻乎乎、好出洋相的人,倒也貼切。
上一篇:“二十四史”指的是哪些書
下一篇:“云臺二十八將”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