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一生是怎樣的
商鞅,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又稱衛鞅、公孫鞅,戰國時期衛國人,我國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商鞅約生于公元前395年,自幼便喜歡“刑名之學”,刻苦研究以法治國,李悝、吳起等人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后來,他在魏國宰相公叔痤處做幕僚,公叔痤病重時對魏惠王說:“公孫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為相。”又對惠王說:“王既不用公孫鞅,必殺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后,魏惠王并沒有將公叔痤的囑托放在心上,更沒有照做。后來,秦孝公下令廣招賢能義士,商鞅便帶著李悝的《法經》來到秦國,向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強國之道四種君主之策。秦孝公對他的想法大為贊許,并支持其開始變法。商鞅在秦執政約二十年,秦國大治,使秦國長期凌駕于山東六國之上,為后來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秦孝公死后,商鞅受到秦貴族的誣害,秦惠文王對他更是頗為猜忌。公元前338年,商鞅被殺,死后被車裂。
上一篇:商鞅變法有何歷史意義
下一篇:圣旨前為何要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