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
【概說】
“三曹”是漢魏時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三人的合稱,父子三人在文學上的成就對當時文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曹操是建安文學的開創者,其作品風格清俊通脫,著有《長歌行》、《步出夏門行》等;曹丕擅長詩文及辭賦,名作《燕歌行》在七言詩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曹植是第一個以創作五言詩為主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詩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辭賦成就也很高,《洛神賦》是他辭賦的代表作。
當時,以曹氏父子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影響了一大批的文人,形成了一種文風,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南北朝時鐘嶸在《詩品》中對三人進行品評,曹植列為“上品”,極盡溢美之詞;曹丕為中品;曹操為下品。自唐宋以后,對于曹操作品的評價普遍提高,認為其境界、胸襟都遠在兩個兒子之上。
【故事錦囊】
曹植從小才華橫溢,深得曹操寵愛。曹操去世后,其長子曹丕廢除了漢獻帝,做了魏國的開國皇帝。曹植被封為丞相。
曹植精通治國之術,在朝中很有威信,他一心想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因此贏得了很多大臣的擁護。曹丕把一切都看在眼里,慢慢地對曹植產生了嫉妒之心,于是處處為難曹植,甚至想加害于他。
有一天,一位大臣稟報有人造反,曹丕派人逮捕了圖謀造反的人,那人指認曹植為主謀。于是,曹丕把曹植召進宮中。曹丕道:“近日來宮中出現造反一事,這是你主使的吧?”曹植說:“這個罪行實在太嚴重了,太冤枉我了,還請兄長明察?!?/p>
曹丕見曹植句句在理,只好說:“看在你我兄弟的情分,給你一個機會,你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不然休怪我無理了?!辈茇南耄哼@下總算找到一個借口。曹植爽快地說:“若我不能在七步內作詩一首,任憑處置。”話音剛落,他就聞到了遠處飄來陣陣煮豆的香味。曹植靈感一來,走到第六步就吟出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煮豆持作羹,漉菽(lù shū)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聽了以后,不僅為曹植的才華所折服,更為詩中以豆與萁相煎比作兄弟相殘這一生動的比喻而羞愧萬分。后來,曹丕再也沒有為難曹植。而這首詩也流傳至今。
【知識庫】
曹操裝糊涂
官渡之戰勝利后,曹操繳獲了袁紹大量的書信。他發現有自己的人暗中給袁紹寫信,這是通敵、背叛的證據,理應把這些人繩之以法。曹操卻看都不看一眼,下令全部燒毀。很多人不理解,就問曹操:“為什么把證據都毀掉了呢?”曹操說:“我能不能打敗袁紹,自己也沒底,更何況大家呢?再說了,給袁紹寫信的人可能是幾十個、幾百個,何必要清算呢?”曹操裝糊涂是讓大臣放下心來,過去的事既往不咎。
上一篇:《三十六計·第四計·以逸待勞》原文與評析
下一篇:國學《“三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