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廣藝舟雙楫》
清末康有為著。本書敘目說: “國朝多言金石,寡論書者。惟涇縣包氏(世臣),釽之揚之。今則孳之衍之,凡二十七篇。”故書名取《廣藝舟雙楫》。這是中國書論中較系統、較詳備的一部專著。
本書從中國文字之始莫不具有“象形”的特點說起,條貫了書法藝術源流演變的歷史??涤袨檎J為,從鐘鼎古文、籀書、秦篆發展到漢季,書藝已達極盛。 “非獨其氣體之高,亦變制最多,皋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飛白,劉德異作行書,皆漢人也。晚季變真楷,后世莫能外。蓋體制至漢,變已極矣?!币虼耍袊鴷ㄋ囆g之“本”在漢。到六朝體制已完全成熟,達到完美境界。后世名家,溯其源流,無不導源于此。尤其魏碑、南碑更臻美可宗??涤袨闅w結為“十美”: “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逼渌琮R碑只有“瘦硬”,隋碑惟有“明爽”,皆欠完美。他與包世臣一樣,尊六朝而卑唐?!傲藭鵁o筋者,雍容和厚,禮樂之美,人道之文也?!?“書有南北朝,隸楷行草,體變各極,奇偉婉麗,意態斯備,至矣!觀斯止矣!至于有唐,雖設書學,士大夫講之尤甚。然纘承陳隋之余,綴其余緒之一二,不復能變。專講結構,幾若算子。截鶴續鳧,整齊過甚。歐虞褚薛,筆法雖未盡亡,然澆淳散樸,古意已離。而顏柳迭奏,斯滅盡矣?!彼毁澇扇钤摹澳媳睍烧摗?。他認為書可分派,但不宜以南北為界。 “阮文達之為是論,蓋見南碑猶少,未能盡其源流,姑妄以碑帖為界,強分南北也?!?/p>
康有為認為,今日學書要以碑刻為師,尤其要以南北朝碑為尊?!白鹬叻且云涔乓病?,而是由于筆畫完好、便于臨摹;各體畢備,筆法舒長、雄奇,優于唐宋;可考隸楷之變和后世源流。他認為有清一代,之所以出現了鄧頑伯、包慎伯、張廉卿這樣“以書雄視千古”的大家,正是以六朝碑為師的結果。本書用四個專篇——《尊碑》《購碑》、《碑品》、 《碑評》,申述了以六朝碑為師的理由,進行考訂、次目,以供學書者選擇,并且進行了審美批評。他說, “學以法古為貴”。所謂“法古”,也非一味地泥古,而是要“適逢世變,推陳出新”。他強調摹仿,認為“不得古人形質,無自得性情也”。另外,本書還敘述作者自己學書經驗,論述了運筆的方法要領。
上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巴金論創作》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當代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