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典論·論文》
三國魏文帝曹丕撰。曹丕有《典論》五卷二十篇,原書已佚。現存的《論文》是其中的一篇, 為我國古代文學批評史上最早的一篇文學理論專論。
其主要內容是:首先從作家的主觀條件和文體的客觀要求兩方面探討了文學風格問題。 《論文》認為:“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作家的氣質、個性不同,作品風格也就有所不同;同時,作品風格也與特定文體的客觀要求有關。不同的文體往往表現出不同的風格特色,所謂“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 《論文》從作家氣質及文體特征兩方面來探討文學風格,這在古代文學批評史上還是第一次。其次,論述了文學批評應有的態度。《論文》通過對王粲、徐斡、應瑒劉楨等人的創作實際的分析,說明由于作家的氣質、個性不同,加之“文非一體鮮能備善”,因而作家各有短長。如果“闇于自見,謂己為賢”,“各以所長、相輕所短”,就不能夠正確地進行文學批評。另外,《論文》還講到了“貴遠賤近,向聲背實”的心理,認為這種心理同樣有害于文學批評。第三,闡述了文學的價值和功用。 《論文》認為,文章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把文學提到了與事功并立的地位。這種觀點,與儒家歷來強調的以德行為本、文章為末的觀念很不相同,對于扭轉漢代以來輕視文學的傾向有一定作用。
《論文》雖然篇幅很短,所涉及的范圍卻很廣泛。它對文學發展中的一些共同性問題提出了比較可取的意見,這些看法對后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文以氣為主”的觀點和“文人相輕”的提法,都為后人所發揮。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物》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論著·《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