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為扼殺百日維新,在1898年9月21日發動的宮廷政變。光緒帝在維新派的推動下力行新政,沖擊了腐朽的封建生產關系,打擊了腐敗的官僚和社會勢力,為頑固守舊的慈禧太后所不容。變法詔書下達第四天,慈禧太后即脅迫光緒帝連下三道命令:撤銷積極支持變法的翁同解的職務;任命榮祿為直隸總督,統帥北洋三軍;以及新授二品以上文武大員,都要向太后謝恩。這三項措施,為頑固派發動政變作好了準備。接著,西太后又于6月16日和24日分別任命親信崇禮、懷塔布、剛毅掌管守衛京都與頤和園的衛戍部隊,并在內廷布滿親信太監,監視維新派與光緒帝的活動。9月4日,光緒帝把阻撓新政的懷塔布、許應骙等六人撤職,5日擢拔楊銳、林旭、劉光弟、譚嗣同為軍機章京,參與新政。6日又從總理衙門趕走對抗變法的李鴻章。新舊斗爭日趨激烈,更加引起西太后不滿,加緊了政變步伐。西太后與榮祿預謀10月在天津閱兵時廢光緒、撲殺維新派人士。9月14日,光緒到頤和園請開懋勤殿以議新政,遭慈禧太后嚴斥。于是光緒的態度發生了變化,15在頤和園向楊銳等軍機四章京發出“舊法可以漸變,將老謬昏庸之大臣盡行罷黜”,“而又不致有拂圣意”的手詔。18日康有為、譚嗣同發現光緒在西太后的壓力下對變法發生動搖,密商利用袁世凱圍頤和園殺西太后,當夜由譚嗣同勸袁“勤王”。同一天,楊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密折,說康有為“位置黨羽”,并要讓日本首相伊滕博文參與新政,把祖宗天下“拱手讓人”,請太后“即日訓政”。慈禧太后既怕維新派掌握武裝,更怕他們同外國勢力勾結起來,而次日光緒恰又準備接見伊滕和袁世凱,因此便接受楊崇伊的奏請,次日同到紫禁城,經過一天準備,21日發動政變,再度宣布垂廉,下令捉拿康有為、康廣仁。22日,慈禧太后得袁世凱密報,下令捉拿譚嗣同等人,9月28日殺害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弟、康廣仁、楊深秀等戊戌六君子,慈禧太后以“訓政名義”重掌國政。可參看房德鄰:《戊戌政變史實考辨》,《戊戌維新運動史論集》;楊天石:《康有為謀圍頤和園撲殺西太后確證》,《光明日報》1985年9月4日。
上一篇:戊戌變法
下一篇:戲為六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