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研究·風格即人
風格即人,是法國十八世紀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在他的文章《論風格》中講的一句名言。 《論風格》一文,是布封被接納為法蘭西學院院士時所作的演講。除《論風格》之外,布封在他的幾名助手協助下撰寫的三十六卷的《自然史》最負盛名。
布封指出,“文章的風格僅僅是作者放在他的思想里的層次和氣勢”, “要寫得好,就要構思得好,感覺正確,表達清楚,也就是說要有思想,靈魂和趣味。”又說: “風格就是人本身”。在布封看來,風格不是別的,就是創作主體思想、審美意識的表現方式,是文藝家本人的印記和標志。布封抓住了風格問題的核心,闡明了富有普遍意義的思想,其理論價值是千古不朽的。福樓拜曾經說過: “我驚訝地發現,在布封先生《論風格》里存在著我們地道的文藝理論。”中國古人有所謂“文如其人”、 “且人非流俗之人,而后其文非流俗之文”的說法,這同布封的“風格就是人本身”的結論,在理論上是相通的。馬克思也闡述過類似的見解: “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屬我一個人,而為大家所共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構成我的精神的個體形式”。這就是說,風格是人的個性,是人的精神的個體面貌,是文藝家內心生活的準確標志。
布封強調“風格就是人本身”,強調思想內容對于藝術形式的決定作用,這是針對當時法國封建文藝的“綺麗不足珍”的言之無物、裝腔作勢、無病呻吟的時尚而進行的挑戰,因此在當時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但是,布封在說明“風格就是人本身”這一觀點的時候,也存在著偏重思想內容、忽視藝術形式的偏頗。因為就風格本身來說,不僅體現在思想內容上,同時也體現在藝術形式上。文藝作品的風格是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而形成的獨有的特色。
上一篇:文藝審美分類創造·風景畫
下一篇:文藝美學研究·風格的多樣性與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