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研究·民族語言
指民族共同體全體成員使用的共同的語言。這種語言一般是指該民族民眾的口頭語言,而不是官場的文牘語言。共同的民族語言是民族的特征之一。斯大林說: “每個民族都有共同的語言,但不同的民族不一定要有不同的語言!沒有一個民族會同時操著不同的語言,但并不是說不能有兩個民族操著同一語言?!惫餐拿褡逭Z言是該民族在世世代代共同的生活中、長期不斷的交往中形成的。各種民族語言在語音、語法和詞匯方面的特征,構成了各不相同的語言風格。
民族語言是文學的民族性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文學的民族形式的第一要素和第一標志。 茅盾說:“就詩而論,格律體或自由詩是表現方式,先是這個或那個表現方式還不能決定它的民族形式(因為這個或那個表現方式,我有之,別的民族也可以有之,外國詩也有格律詩和自由詩,我們的有些新詩受外國自由詩的影響,但如上所述, 自由體實亦我所固有),必有賴于詩的語言。所謂詩的語言和一般的文學語言一樣,是在民族語言的基礎上加工提煉使其更精萃,更富于形象性,更富于節奏美。”世界上一切偉大作家都用本民族語言進行創作。如果但丁不是用意大利文而是用拉丁文寫作,那么他就不會成為意大利近代文學的創始者;如果普希金不是用俄語而是象他父親那樣用法語寫作,那么他就不會成為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的第一位偉大作家;如果魯迅不是用漢語而是用其它民族語言進行創作,那么魯迅也不會成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巨人。正是因為民族語言作為文學的建筑材料,有利于充分地、微妙地傳達民族的情感,有利于生動形象地、富有特色地描寫民族生活場景,并易于為本民族讀者所接受。基于此,但丁主張詩人不要用官方的拉丁語寫作,而要用“光輝的”意大利俗語寫作, “那些最偉大的主題是似乎應該用最好的方式,因此也就說,應該用最偉大的俗語加以處理?!逼障=鸷粲酰?“一切都應當在這個俄羅斯和用這種俄羅斯語言進行創作。”魯迅則說:本民族的“方言土語里,很有些意味深長的話,我們那里叫‘煉話’,用起來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用古典,聽者也覺得趣味津津。各就各處的方言,將語法和詞匯,更加提煉,使他們發達上去的,就是專化。 這于文學,是很有益處的”。
上一篇:文藝美學研究·民族虛無主義
下一篇:文藝審美分類創造·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