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葉果洛夫
阿納托利·格里戈利耶維奇·葉果洛夫(АнатолийГригорьевич Егоров,1920—),蘇聯著名美學家、哲學博士、蘇聯科學院院士,曾任蘇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等職,現任蘇共中央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院院長、蘇聯科學院法學部院士秘書。葉果洛夫專門研究美學、社會意識形態、基礎與上層建筑、文化等問題,在五十——六十年代關于美的本質問題的大辯論中,他是“自然說”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在蘇聯哲學美學界有較大影響。他在美學方面的代表作是論文集《美學問題》,其中收集了作者五十年代以來陸續發表的十篇較重要的美學論文: 《美學——為列寧主義而斗爭的重要領域》、《共產主義建設和美學任務》、 《勞動美學是一門科學》、 《科學技術革命和藝術》、 《藝術的特點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 《論藝術的前進發展》、 《藝術的民族特點》、《蘇聯各民族藝術文化的發展》、《理性之敵》、 《深入探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理論》。其中主要論述了關于美學對象、任務和方法論問題以及關于藝術的本質特征及其發展規律的問題。葉果洛夫在此書中比較充分和敏銳地反映了蘇聯美學界近來的新趨向和研究成果。他批評了過去蘇聯美學界關于美學對象的一些流行看法,指出“美學在我們社會里,可以而且應當在研究藝術的同時,探討蘇維埃人的社會有效勞動的一切形態中的美的問題。”他首次提出勞動美學應當成為一門科學,并對它的研究對象、任務,與其它科學的關系以及它的各個組成部分作了比較系統的論述。在美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上,他主張加強美學與其它科學的聯系,對美學問題開展多方面的綜合性研究,但強調只有在具體研究方法服從一般哲學美學方法論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應有效果而不至于偏離方向。另一方面,作者在本書中,對于藝術的本質特征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科技革命與藝術的相互關系,人類藝術發展中的繼承與革新、進步與倒退、各民族藝術文化的相互影響等問題都作了比較深入的探討,并對現代資產階級美學流派的主要觀點進行了分析批判。
上一篇:文藝美學研究·敘述人語言
下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葉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