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流派·照相寫實主義
本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在美國發展起來的寫實主義藝術的一個新流派。它影響到整個歐洲,被認為是新的客觀性形象的復活,對于純主觀抽象藝術的一種反動。照相寫實主義作為一種新流派的基本特點是:在繪畫作品中,依據照片拍攝下來的資料,用機械的或半機械的方法轉移到畫布上,如用幻燈機、反射放映機反映到畫布上,根據映像畫出素描,畫出油畫來;繪畫技巧上必須具備精巧寫實功夫,取得照相寫實的表現效果。照相寫實主義是一種藝術流派,然而,它同傳統意義的藝術運動也不同,畫家們并沒有結成緊密的團體,而是散居在美國各地,各個單獨地工作著。從事照相寫實主義畫家,并不象其他一些“運動”那樣,發表成套的信條、宣言。
照相寫實主義主要畫家有托姆·布萊克韋爾,他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描寫各種機動車上,他說: “我被鍍鉻的表面上光線的閃耀,以及形狀本身和金屬的感覺在光線作用下發生的變化迷住了。”還有查克·克洛斯,他創作了不少人物肖像畫。如《蘇珊》、《肯特》的肖像畫,畫的精確細膩。他把這種藝術方法說成是在尋求“制作符號的各種新方法,而藝術就是由這些符號構成的”。唐·埃迪是一個深愛抽象構圖的照相寫實主義者,他的作品徘徊于抽象和寫實之間,他非常重視色彩和空間關系。根據黑白照片而創作一套他自己的色彩關系。他的《戈爾維克銀器》從構圖到色彩都充分體現了他的觀點。雕塑家的主要代表為杜安·漢森、安德烈等,他們用多種材料模擬人體的細部,涂上如同真人膚色的顏色,酷似到真假難分的程度,甚至從活人身上翻制模型。照相寫實主義把“寫實”擴展到極限,是一種新的自然主義文藝思潮。
上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學說與流派·滋味說
下一篇:文藝美學研究·直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