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本〕川端康成
【原文】:
伊豆是詩的故鄉,世上的人這么說。
伊豆是日本歷史的縮影,一個歷史學家這么說。
伊豆是南國的楷模,我要再加上一句。
伊豆是所有的山色河景的畫廊,還可以這么說。
整個伊豆半島是一座大花園,一所大游樂場。就是說,伊豆半島到處都具有大自然的惠贈,都富有美麗的變化。
如今,伊豆有三個入口:下田,三島修善寺,熱海。不管從哪里進去,首先迎迓你的,是堪稱伊豆的乳汁和肌體的溫泉。然而,由于選擇的入門不同,你定會感到有三個各不相同的伊豆呢。
北面的修善寺和南面的下田這兩條通道,在天城山口相會合。山北稱外伊豆,屬田方郡,山南稱內伊豆,屬賀茂郡。南北兩面不僅植物種類和花期各異,而且山南的天空和海色,都洋溢著南國的氣息。天城火山脈東西約四十四公里,南北約二十四公里,占據著半島的三分之一。海面的黑潮從三面包圍著半島。這山,這海,便是給伊豆增添光彩的兩大要素。倘若把茶花當作海岸邊的花,山谷幽邃,原生林木森嚴茂密,使你很難想象這原是個小小的半島。天城山是聞名的狩鹿的場所,只有翻過這座山巒,才能嘗到伊豆旅情的滋味。
開往熱海的火車時髦得很,稱為“羅曼車”。情死是熱海的名產。熱海是伊豆的都會,它是在關東溫泉之鄉中富有現代特征的城市。倘若把修善寺稱為歷史上的溫泉。那么,熱海便是地理上的溫泉。修善寺附近,清靜、幽寂;熱海附近,熱烈,俏麗。伊豆到伊東一帶的海岸線,令人想起南歐來,這里顯示著伊豆明朗的容顏。同是南國風韻,伊豆的海岸線多象一曲樸素的牧歌啊。
伊豆有熱海、伊東、修善寺和長岡四大溫泉,共有二三十個噴口,僅伊東就有數百處泉流。這些都是玄岳火山、天城火山、貓越火山、達磨火山的遺跡。伊豆,是男性火山之國的代表。此外,熱海的間歇泉,下加茂峰的吹上溫泉,拍擊著半島南端的石廊崎的巨濤,狩野川的洪水,海岸線的巖壁,茂盛的植物……所有這些,都帶著男性的威力。
然而,各處涌流的泉水,使人聯想起女乳的溫暖和豐足,這種女性般的溫暖與豐足,正是伊豆的生命。盡管田地極少,但這里有合作村,有無稅町,有山珍海味,有飽享黑潮和日光饋贈、呈現著麥青膚色的溫淑的女子。
鐵路只有熱海線和修善寺線,而且只通到伊豆的入口,在丹那線和伊豆環行線建成之前,這里的交通很是不便。代之而起的是四通八達的公共汽車。走在伊豆的旅途上,隨時可以聽到馬車的笛韻和江湖藝人的歌唱。
主干道隨著海濱和河畔延伸。有的由熱海通向伊東,有的由下田通向東海岸,有的沿西海岸綿延開去,有的順著狩野川畔直上天城山,再沿著海津川和逆川南下……。溫泉就散綴在這些公路的兩旁。此外,由箱根到熱海的山道,貓越的松崎道,由修善寺通向伊東的山道,所有這些山道,也都把伊豆當成了旅途中的樂園和畫廊。
伊豆半島西起駿河灣,東至相模灣,南北約五十九公里,東西最寬處約三十六公里,面積約四百零六平方公里,占靜岡縣的五分之一。面積雖小,但海岸線比起駿河、遠江兩地的總和還長。火山重疊,地形復雜,致使伊豆的風物極富于變化。
現在,人們都這么說,伊豆的長津呂是全日本氣候最宜人的地方,整個半島就象一個大花園。然而在奈良時代,這里卻是可怕的流放地。到源賴朝舉兵時,才開始興旺發達起來。幕府末期,曾一度有外國黑船侵入。這里的史跡不可勝數,其中有范賴、賴家遭受禁閉的修善寺,有掘越御所的遺址,有北條早云的韭山城等。
請不要忘記,自古以來,伊豆在日本造船史上,發揮著重大的作用,這正因為伊豆是大海和森林的故鄉啊。
(陳德文 譯)
【作者簡介】:
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杰出的小說家,新感覺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淺草的少男少女》、《古都》、《山之家》、《千只鶴》、《雪國》等。一九六八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一九七二年自殺而死。
【鑒賞】:
《我的伊豆》雖然一直在描寫伊豆的山水風光,伊豆的溫泉與交通,看似游記,實則一直在抒情。作者重要描繪的,不是伊豆的山姿水態,也不是伊豆引人入勝的溫泉物產,而是伊豆的南國神韻。在作者筆下,伊豆仿仿是一個他所鐘愛癡戀的美女,具有無限變化著的美麗豐姿:它秀麗而豪壯,溫淑而戚重,多姿多彩,美不勝收。
作者深愛著伊豆,用真摯的感情盡情贊美伊豆的山光水色、森林鮮花,使人讀后仿佛親身游歷了美麗的半島;成功地運用擬人的手法使伊豆的美富有個性化的特點:既寫出了伊豆“帶著男性的威力”的陽剛之美,又寫出了伊豆的“女性般的溫暖與豐足”,把對伊豆的不同且又獨特的感受準確而生動地表現出來,同時也因為作者能夠準確地遣詞造句,以冶煉優美的語言自由地表情達意,而使文中充滿了一種高尚的審美情趣。真正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文章的最后說明伊豆不僅風光秀麗,而且是“日本歷史的縮影”,對日本的發展又有著獨特的貢獻,將單純地贊美山水引申到歷史的和現實的高度,使全文有了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韻味。
上一篇:〔美國〕馬丁·路德·金《我夢想》抒情散文鑒賞
下一篇:〔西班牙〕巴羅哈《手風琴頌》抒情散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