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俊山
東山魁夷
鳥兒飛過曠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鳥兒接連不斷地飛了過去。
有時候四五只聯翩飛翔,有時候排成一字長蛇陣。看,多么壯闊的鳥群啊!……
鳥兒鳴叫著,它們和睦相處,互相激勵,有時又彼此憎惡,格斗,傷殘。有的鳥兒因疾病、疲憊或衰老而失掉隊伍。
今天,鳥群又飛過曠野。它們時而飛過碧綠的田原,看到小河在太陽照耀下流瀉;時而飛過叢林,窺見鮮紅的果實在樹蔭下閃灼。想從前,這樣的地方有的是。可如今,到處都是望不到邊的漠漠荒原。任憑大地改換了模樣,鳥兒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明天,它們繼續打這里飛過。
不要認為鳥兒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飛翔的。它們為什么飛?它們飛向何方?誰都弄不清楚,就連那些領頭的鳥兒也無從知曉。
為什么必須飛得這樣快?為什么就不能慢一點兒呢?
鳥兒只覺得光陰在匆匆忙忙中逝去了。然而,它們不知道時間是無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鳥兒自己。它們象是著了迷似的那樣劇烈,那樣急速地振膈翱翔。它們沒有想到,這會招來不幸,會使鳥兒更快地從這塊土地上消失。
鳥兒依然忽喇喇拍擊著翅膀,更急速,更劇烈地飛過去……
森林中有一泓清澈的泉水,發出叮叮冬冬的響聲,悄然流淌。這里有鳥群休息的地方,盡管是短暫的,但對于飛越荒原的鳥群說來,這小憩何等珍貴!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這樣,一天過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鳥兒在清泉旁歇歇翅膀,養養精神,傾聽泉水的絮語。鳴泉啊,你是否指點了鳥兒要去的方向?
泉水從地層深處涌出來,不間斷地奔流著,從古到今,閱盡地面上的一切生物的生死,榮枯。因此,泉水一定知道鳥兒應該飛去的方向。
鳥兒站在清澄的水邊,讓泉水映照著身影,它們想必看到了自己疲倦的模樣。它們終于明白了鳥兒作為天之驕子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鳥兒想隨處都能看到泉水,這是困難的。因為,它們只顧盡快飛翔。
鳥兒想錯了,它們最大的不幸是以為只有盡快飛翔才是進步,它們以為地面上的一切都是為了鳥兒而存在著。
不過,它們似乎有所覺悟,這樣連續飛翔下去,到頭來,鳥群本身就會泯滅的,但愿鳥兒盡早懂得這個道理。
我也是鳥群中的一只,所有的人們都是在荒涼的不毛之地上飛翔不息的鳥兒。
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煩亂生活,遮蔽了它的聲音。當你夜半突然醒來,你會從心靈的深處,聽到幽然的鳴聲。那正是潺湲的泉水啊!
回想走過的道路,多少次在這曠野上迷失了方向,每逢這個時候,當我聽到心靈深處的鳴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進的標志。
泉水常常問我:你對別人,對自己,是誠實的嗚?我總是深感內疚,答不出話來,只好默默低著頭。
我從事繪畫,是出自內心的祈望:我想誠實地生活。心靈的泉水告誡我:要謙虛,要樸素,要舍棄清高和偏執。
心靈的泉水教導我:只有舍棄自我,才能看見真實。
舍棄自我是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語的泉水明明白白對我說:美,正在于此。
(陳德文 譯)
“聽泉”,作品描寫了兩種聽泉情景:一是總在匆匆翱翔的鳥兒,偶爾落“在清泉旁歇歇翅膀,養養精神,傾聽泉水的絮語”;一是為“日常的煩亂生活”擾昏了頭腦的人們,“夜半突然醒來,你會從心靈的深處,聽到幽然的鳴聲,那正是潺緩的泉水呵!”前者為自然界的現象,后者為人類社會的現實體驗。兩種情景,互相映襯,在彼此的對應關聯中形成一個象征寓意性的結構,這就是《聽泉》構思的特點。
作品的暗示性是顯而易見的。描寫自然界鳥群的生活,就已經顯露出指向人類社會的端倪:“鳥兒鳴叫著,它們和睦相處,互相激勵;有時又彼此憎惡,格斗,傷殘。有的鳥兒因疾病、疲憊或衰老而失掉隊伍。”這不活脫脫是一幅人類相處時復雜而微妙關系的呈現么?甚至鳥兒們忙迫而盲目的飛翔情景,也使人自然地聯想人類的社會生活:“它們為什么飛?它們飛向何方?”這種詰問與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里那些迷惘的思想家對人類自身存在本質的困惑何其相似乃爾!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作為一個對現代資本主義文明的種種弊端深有感受的文化人,他寫自然界鳥兒的“聽泉”現象不過意在鋪墊和隱喻,其真實旨意還是在于引向下文對人類傾聽“心靈深處的鳴泉”這一生活哲學的思考。
正如“鳥兒作為天之驕子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因為昔日的碧綠田原、清澈小河、綠林紅果等已經被“望不到邊的漠漠荒原”所取代;現代社會的人們也日益嚴重地面臨一片“荒涼的不毛之地”,人們的繁忙也不過如“在曠野上迷失了方向”的行走。關于后者,不僅由于人類盲目發展科技導致對自然資源的野蠻掠奪和對自然生態平衡的嚴重破壞,而且還有人類道德觀念的蛻變、沉淪,以致美好人性的日漸扭曲。這些都是現代人類社會,尤其資本主義社會面臨的可擾現實。作者有感于此,一面用鳥兒的“有所覺悟”啟迪人類,一面直接借助于“心靈的泉水”向人詰問:“你對別人,對自己,是誠實的嗎?”同時還指點道:“要謙遜,要樸素,要舍棄清高和偏執。”“只有舍棄自我,才能看見真實。”這就是直言不晦地告誡人類,在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同時,還必須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設了。作者深知這種企望并非容易兌現的,但作為一種社會理想和道德理想,他卻充分肯定其價值意義:“美,正在于此。”這個最后的結語何等發人深思!
總之,《聽泉》是一首構思巧妙、寓意深刻的散文詩,它的象征結構給讀者留下了悠長的回味。
上一篇:《向夕陽深處走去》鑒賞
下一篇:《喜鵲》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