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散文·司馬遷·刺客列傳(節(jié)選)》原文鑒賞
荊軻者,衛(wèi)人也1,其先乃齊人2,徙于衛(wèi),衛(wèi)人謂之慶卿。而之燕,燕人謂之荊卿。
荊軻好讀書擊劍,以術說衛(wèi)元君3,衛(wèi)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4,置東郡5,徙衛(wèi)元君之支屬于野王6。
荊軻嘗游過榆次7,與蓋聶論劍8,蓋聶怒而目之。荊軻出,人或言復召荊卿。蓋聶曰:“曩者吾與論劍有不稱者,吾目之;試往,是宜去,不敢留?!笔故雇魅耍G卿則已駕而去榆次矣。使者還報,蓋聶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攝之!”
荊軻游于邯鄲9,魯句踐與荊軻博10,爭道,魯句踐怒而叱之,荊軻嘿而逃去,遂不復會。
荊軻既至燕11,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筑者高漸離12。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荊軻雖游于酒人乎,然其為人沉深好書;其所游諸侯,盡與其賢豪長者相結。其之燕,燕之處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13,知其非庸人也。
居頃之,會燕太子丹質秦亡歸燕14。燕太子丹者,故嘗質于趙,而秦王政生于趙15,其少時與丹歡。及政立為秦王,而丹質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歸而求為報秦王者,國小,力不能。其后秦日出兵山東以伐齊16、楚、三晉17,稍蠶食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禍之至。太子丹患之,問其傅鞠武18。武對曰:“秦地遍天下,威脅韓、魏、趙氏,北有甘泉、谷口之固19,南有涇、渭之沃20,擅巴、漢之饒21,右隴、蜀之山22,左關、崤之險23,民眾而士厲,兵革有余。意有所出,則長城之南24,易水以北25,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丹曰:“然則何由?”對曰:“請入圖之?!?br>
居有間,秦將樊於期得罪于秦王26,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鞠武諫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積怒于燕,足為寒心,又況聞樊將軍之所在乎?是謂‘委肉當餓虎之蹊’也,禍必不振矣!雖有管、晏27,不能為之謀也。愿太子疾遣樊將軍入匈奴以滅口28。請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購于單于29,其后乃可圖也?!碧釉唬骸疤抵?sup>30,曠日彌久,心惛然,恐不能須臾。且非獨于此也,夫樊將軍窮困于天下,歸身于丹,丹終不以迫于強秦而棄所哀憐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時也。愿太傅更慮之。”鞠武曰:“夫行危欲求安,造禍而求福,計淺而怨深,連結一人之后交,不顧國家之大害,此所謂‘資怨而助禍’矣。夫以鴻毛燎于爐炭之上,必無事矣。且以雕鷙之秦,行怨暴之怒,豈足道哉!燕有田光先生,其為人智深而勇沉,可與謀?!碧釉唬骸霸敢蛱刀媒挥谔锵壬?,可乎?”鞠武曰:“敬諾?!背鲆娞锵壬?,道“太子愿圖國事于先生也。”田光曰:“敬奉教?!蹦嗽煅?。
太子逢迎,卻行為導,跪而蔽席。田光坐定,左右無人,太子避席而請曰:“燕秦不兩立,愿先生留意也?!碧锕庠唬骸俺悸勻U驥盛壯之時,一日而馳千里;至其衰老,駑馬先之。今太子聞光盛壯之時,不知臣精已消亡矣。雖然,光不敢以圖國事,所善荊卿可使也。”太子曰: “愿因先生結交于荊卿,可乎?”田光曰:“敬諾?!奔雌穑叧?。太子送至門,戒曰:“丹所報,先生所言者,國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諾。”僂行見荊卿,曰:“光與子相善,燕國莫不知。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兩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竊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過太子于宮?!鼻G軻曰:“謹奉教。”田光曰:“吾聞之,長者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國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為行而使疑之,非節(jié)俠也?!庇詺⒁约でG卿,曰:“愿足下急過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币蛩熳载囟?。
荊軻遂見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頃而后言曰:“丹所以誡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謀也。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豈丹之心哉!”荊軻坐定,太子避席頓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使得至前,敢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而不棄其孤也。今秦有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盡天下之地,臣海內(nèi)之王者,其意不厭。今秦已虜韓王31,盡納其地。又舉兵南伐楚,北臨趙;王翦將數(shù)十萬之眾距漳、鄴32,而李信出太原、云中33。趙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則禍至燕。燕小弱,數(shù)困于兵,今計舉國不足以當秦。諸侯服秦,莫敢合從34。丹之私計愚,以為誠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窺以重利;秦王貪,其勢必得所愿矣。誠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侵地,若曹沫之與齊桓公35,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秦大將擅兵于外而內(nèi)有亂,則君臣相疑,以相其間諸侯得合縱,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荊卿留意焉?!本弥?,荊軻曰:“此國之大事也,臣駑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頓首,固請毋讓,然后許諾。于是尊荊卿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門下,供太牢具36,異物間進,車騎美女恣荊軻所欲,以順適其意。
久之,荊軻未有行意。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37,盡收入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軻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軻曰:“微太子言,臣愿謁之。今行而毋信,則秦未可親也。夫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38,奉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碧釉唬骸胺畬④姼F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被戮沒。今聞購將軍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於期仰天太息流涕曰:“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荊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王,秦王必喜而見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見陵之愧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搤腕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腐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剄。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極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于期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豫求天下粹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匕首39,取之百金,使工以藥焠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裝為遣荊卿。燕國有勇士秦舞陽40,年十三,殺人,人不敢忤視。乃令秦舞陽為副。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治行。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疑其改悔,乃復請曰:“日已盡矣!荊卿豈有意哉?丹請得先遣秦舞陽?!鼻G軻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豎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fā)。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41,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42,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以羽聲 慨43,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遂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44。嘉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舉兵以逆軍吏,愿舉國為內(nèi)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之頭,及獻燕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45,見燕使者咸陽宮46。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柙,以次進。至陛,秦舞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舞陽,前謝曰:“北蕃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畢使于前?!鼻赝踔^軻曰:“取舞陽所持地圖?!陛V既取圖奏之。秦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環(huán)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47,非有詔召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乃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以手共搏之。是時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軻也48,秦王方環(huán)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復擊軻,軻被八創(chuàng)。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庇谑亲笥壹惹皻⑤V,秦王不怡者良久。已而論功,賞群臣及當坐者各有差,而賜夏無且黃金二百溢,曰:“無且愛我,乃以藥囊提荊軻也?!?br>
于是秦王大怒,益發(fā)兵詣趙,詔王翦軍以伐燕。十月而拔薊城49。燕王喜50、太子丹等盡率其精兵東保于遼東51。秦將李信追擊燕王急,代王嘉乃遺燕王喜書曰52:“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誠殺丹獻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逼浜罄钚抛返?,丹匿衍水中53,燕王乃使使斬太子丹,欲獻之秦。秦復進兵攻之。后五年,秦卒滅燕,虜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號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荊軻之客,皆亡。高漸離變名姓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聞其家堂上客擊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睆恼咭愿嫫渲?,曰:“彼庸乃知音,竊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擊筑,一坐稱善,賜酒。而高漸離念久隱畏約無窮時,乃退,出其裝匣中筑與其善衣,更容貌而前。舉坐客皆驚,下與抗禮,以為上客。使擊筑而歌,客無不流涕而去者。宋子傳客之,聞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見,人有識者,乃曰:“高漸離也。”秦皇帝惜其善擊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擊筑,未嘗不稱善。稍益近之,高漸離乃以鉛置筑中,復進得近,舉筑樸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誅高漸離,終身不復近諸侯之人。
魯句踐已聞荊軻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講于刺劍之術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為非人也!”
太史公曰:世言荊軻,其稱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馬生角”也,太過。又言荊軻傷秦王,皆非也。始公孫季功54,董生與夏無且游55,具知其事,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
【注釋】 1衛(wèi):國名。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弟康叔,封于衛(wèi),地在今河南省境內(nèi)。2齊:國名。西周初年,呂尚封于此,地在今山東省北部。3衛(wèi)元君:公元前252年至公元前230年在位。4秦伐魏:據(jù)《史記·衛(wèi)康叔世家》載:“元君十四年(前238年),秦拔魏東地,秦初置東郡,更徙衛(wèi)野王縣,而并濮陽為東郡?!倍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載:“五年(前242年),將軍驁攻魏,定酸棗、燕、虛、長平、雍丘、山陽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東郡。” 5東郡:在今河南省山東省交界地區(qū)。6野王:古邑名。在今河南省沁陽縣。7榆次:邑名。即今山西省榆次縣。8蓋聶:人名。其他事跡不詳。9邯鄲:戰(zhàn)國時期,趙國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鄲市西南。10魯句踐:人名,其他事跡不詳。11燕:國名。西周初年封召公于此。轄今河北省北部及遼寧省西部,都城薊(今北京市西南隅)。12筑:古代弦樂器,用竹尺敲打發(fā)聲。高漸離:人名。其他事跡不詳。13田光:人名。其他事跡不詳。14太子丹:燕王喜之子,姬姓名丹。其他事跡不詳。15秦王政:即秦王政,嬴秦始皇。16山東:泛指秦國以外的六國地區(qū),即中原地區(qū)。17楚:指楚國。三晉:指韓、趙、魏三國。18鞠武:人名。其他事跡不詳。19甘泉:山名。在今陜西省淳化縣西北。谷口:在今陜西省涇陽縣西北,禮泉縣東北。位當涇水出山之處。20涇、渭:指涇水和渭水。21巴、漢:指巴郡(今四川省東部)和漢中郡(今陜西省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22隴、蜀之山:指隴山(在今陜西省隴縣西北),和四川省境內(nèi)的山。23關、崤:指函谷關(在今河南省靈寶縣東北),和崤山(在今河南省洛寧縣西北)。24長城:指燕國長城。在今河北省、遼寧省境內(nèi)。25易水:古水名。有北、中、南易水之分,其源皆在河北省易縣附近。26樊於期:人名。其他事跡不詳。27管、晏:指管仲與晏嬰,二人皆是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28匈奴:我國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29單于:匈奴君主的稱號。30太傅:官名。負責教導太子之職。31韓王:指韓王安?!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載:“十七年(前230年),內(nèi)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為郡,命曰穎川。” 32王翦:頻陽(今陜西富平縣東北)人。受秦王政重用,為將軍,破趙、燕、滅楚。封武成侯。漳、鄴:今河北省臨漳縣至河南省安陽市一帶地區(qū)。33李信:戰(zhàn)國末年秦國將領。曾與王翦率軍破燕,后來與蒙恬率軍攻楚,為楚軍擊敗。漢朝時其后裔李廣為將軍,在攻打匈奴的戰(zhàn)爭中屢立戰(zhàn)功。太原:郡名。轄今山西省中部。云中:郡名。轄地為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南部。34合從:即“合縱”,謂六國聯(lián)合以抵抗秦國。35曹沫:春秋時期著名刺客。各書所載其名其事跡都不相同?!蹲髠鳌?、《谷梁傳》有曹劌,《公羊傳》只稱曹子,《戰(zhàn)國策》有曹沫,《呂氏春秋》有曹 。齊桓公:齊國諸侯,即姜小白,春秋時期“五霸”之首霸。他曾與魯莊公在柯地(今山東省陽谷縣東北)盟會,當場被曹沫所劫持,被迫歸還了所侵占的魯國土地。36太牢具:能盛全牛、全羊、全豬的大型食器,是天子用以祭祀祖先的用具。37趙王:指趙王遷。公元前235年至公元前228年在位。38督亢:今河北省涿州市、定興、新城、固安一帶地區(qū)。39徐夫人:人名。姓徐(或作陳)名夫人。40秦舞陽:其他事跡不詳。41既祖:古人出行時祭祀路神的儀式。42徵:相當于西樂的F調,此調音調蒼涼,適用于悲歌。43羽:相當西樂的A調,此調音調高亢,激昂慷慨。44中庶子:官名。帝王的侍從官。蒙嘉:其他事跡不詳。45九賓:一種極隆重的朝儀,有三說(一)九種規(guī)格不同的禮節(jié),(二)設九個接待賓客的禮賓人員,(三)九種地位不同的禮賓人員。46咸陽宮:秦國宮名。47郎中:官名。負責宮殿門戶的守衛(wèi)。48夏無且:其他事跡不詳。49薊城:燕國都城。今北京市西南隅。50燕王喜:公元前254年至公元前222年在位。51遼東:郡名。轄今遼寧省東南部。52代王嘉:指趙嘉。趙王遷被秦軍俘虜后,趙國大夫擁立他為代王,公元前222年,他也被秦軍俘虜。53衍水:在今遼寧省遼陽市北。54公孫季功:人名。其他事跡不詳。55董生:指董仲舒(公元前180—公元前115年)。西漢著名哲學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倡導者。
【今譯】 荊軻是衛(wèi)國人,他的祖先是齊國人。后來遷移到衛(wèi)國,衛(wèi)國人稱他為慶卿。遷到燕國之后,燕國人呼他為荊卿。
荊軻喜歡讀書、擊劍,曾以劍術游說衛(wèi)元君,衛(wèi)元君沒有任用他。此后秦國征伐魏國,設置了東郡,把衛(wèi)元君的旁支親屬,遷移到野王。荊軻曾經(jīng)漫游路經(jīng)榆次,與蓋聶談論劍術。蓋聶對他怒目而視,荊軻走出來,有人勸說再把荊軻叫回來,蓋聶說:“前不久我跟他談論劍術,他談的有不足稱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試著找找看,在這種情況,他應該走開,不再敢逗留了?!迸闪艘粋€人到荊軻的房東處去尋找,荊軻已經(jīng)駕車離開榆次了。派出的人回來報告,蓋聶說:“我知道他肯定會走了,我前次瞪眼整治了他?!?br>
荊軻漫游到了邯鄲,魯句踐與荊軻博戲,爭執(zhí)博局上的道路,魯句踐憤怒并呵叱他,荊軻卻默無聲息地逃走了,以后再也沒有見過面。
荊軻來到燕國以后,喜歡一個殺狗的屠夫和善于擊筑的高漸離。荊軻愛喝酒,每天都和殺狗的屠夫以及高漸離在燕市上唱歌,一道娛樂,過了一會兒又共同哭起來,身旁像沒有人的樣子。荊軻雖然混在酒屠之中,然而他的為人深沉,并且喜歡讀書。他游歷各國,都是跟當?shù)氐闹耸拷Y交。他到了燕國之后,燕國的隱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接待他,了解到荊軻不是一個平庸之輩。
過了不長時間,燕太子姬丹,在秦國作人質逃回燕國。燕太子姬丹,過去曾經(jīng)在趙國作人質,秦王嬴政出生在趙國,他少年時和太子姬丹要好,等到贏政做了秦國的國王,而燕太子丹就作人質到了秦國。秦王政對待太子丹沒有禮貌,所以太子丹怨恨秦王政而逃回燕國。他回到燕國之后,便想方設法報復秦王,但由于燕國弱小,力不從心。此后,秦國天天出兵山東,攻打齊國、楚國和三晉,逐步地蠶食各國,而且戰(zhàn)火波及到燕國了。燕國的君臣都害怕大禍的到來。太子丹為此事而憂慮,請教他的老師鞠武。鞠武回答說:“秦國的土地遍天下,威脅到韓國、趙國、魏國,它北面有甘泉、谷口險要之地,南面擁有涇水、渭水肥沃的土地;并占據(jù)有富饒的巴、蜀漢中地區(qū),右邊又有隴、蜀崇山峻嶺為屏障,左邊有崤山、函谷關做要塞,人口眾多而士兵訓練有素,武器有富余,意圖擴張向外發(fā)展,那么長城以南易水以北都無法保全。您怎么因被欺侮的怨恨,而想要觸及秦王頸下的逆鱗呢?”太子丹說:“既然如此,我應該怎么辦呢?”鞠武回答說:“讓我仔細考慮考慮。”
過了一段時間,秦將樊於期得罪了秦王政,逃亡到了燕國,太子接納了他,讓他住下來。鞠武勸太子丹說:“不行。以殘暴的秦王,本來對燕國就有積怨,已經(jīng)夠可怕的了。又何況聽到樊將軍留在這里呢!這叫做‘把肉拋在餓虎出入的路口’,其禍患無法挽救。即便有管仲、晏嬰那樣的賢人,也不能替您出主意,希望太子急速把樊將軍送到匈奴去,以消滅秦國攻打我們的借口。并建議您在西南結交三晉,南面聯(lián)合齊國、楚國,北面與單于交好,然后才可以想辦法對付秦國。”太子丹說:“老師的計劃,延擱時間太久,我心里憂悶煩亂,恐怕連片刻也等不及了。不僅如此,樊將軍在最艱難的情況下來投奔我,我總不能因為迫于暴秦而拋棄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放到匈奴去,這應當是我生命完結的時刻。希望老師另考慮別的辦法。”鞠武說:“選擇危險的行動卻想得到安全,制造禍患卻祈求幸福,計謀短淺而結怨又深,為了結交一個新朋友,而不考慮國家的大害,這就是所說的“積蓄仇恨而助長災禍”了。拿一片鴻毛放在爐炭之上,必然無濟于事。再說像雕鷙一樣兇猛的秦國,要對燕國發(fā)泄他的仇恨兇暴的怒氣,那還用得著說嗎?燕國有一位田光先生,他為人智謀深遠,而且勇敢沉著,可以請他謀畫。”太子丹說:“希望通過老師而得以結交田先生,可以嗎?”鞠武說:“遵命”。于是鞠武出去便拜見田先生說:“太子愿意跟先生商議國事。”田光說:“謹領教?!本腿グ菀娞印?br>
太子上前迎接,慢慢地后退著給田光引路,跪下來撣拂地上的坐墊。田光坐定了,周圍沒有人,太子離開自已的席位請求道:“燕國和秦國不能兩立,希望先生注意這個問題。”田光說:“臣我聽說,‘駿馬在強壯的時候,一天就馳騁千里,到它衰老之際,劣馬也會跑在它的前面’。如今太子聽到我強壯時候的作為,不了解我的精力已經(jīng)衰竭了!盡管我不敢同您討論國家大事,所幸的是我的好朋友荊軻,可以當?shù)闷疬@個使命。”太子說:“希望能夠通過先生能與荊軻結交,可以嗎?”田光說:“遵命?!庇谑橇⒓雌鹕?,快步走出。太子送到門口,告誡說:“我所陳述的,先生所說的,乃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碧锕飧┥硇χf:“是?!碧锕馇扯腥ヒ娗G軻,說道:“我跟您要好。燕國人沒有不知道的,現(xiàn)在太子聽說我壯年時的作為,不知我身體已經(jīng)不行了,他寵幸地告訴我說:‘燕國和秦國不能兩立,希望先生注意?!宜较虏桓野炎约寒敵赏馊耍乙呀?jīng)把您介紹給太子,希望您能到宮中拜見太子?!鼻G軻說:“遵命”。田光說:“我聽說:年長有德行的人行事,不使別人懷疑他。今太子告誡我說:‘我們所說的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這是太子對我有懷疑。一個人的行為使別人懷疑,就不是有節(jié)操、講義氣的人?!彼胗米詺砑钋G軻,說:“希望您即刻去見太子,就說田光已經(jīng)死了,用以表明不會泄露了?!庇谑歉铑i自殺而死。
荊軻遂拜見太子,說田光已經(jīng)死了,轉答了田光的話。太子拜了兩拜,跪著前進,痛哭流淚,過了一會兒,然后說:“我之所以告誡田光先生不要講出去,是想如此才能保證大事計劃的完成。如今田先生用死來表明不泄露,這哪是我的本意呢!”荊軻坐下來,太子離開坐席叩頭說:“田先生不知道我的不賢,使我能夠到您跟前不揣冒昧地有所陳述,這是上天哀憐燕國,不拋棄我啊。如今秦王貪得無厭,欲望不能滿足,他不吞掉天下的土地,臣服各國的君王,他的野心是不會滿足的?,F(xiàn)在又興兵向南攻打楚國,向北進逼趙國,王翦率領幾十萬的軍隊到達漳河、鄴城;而李信又從太原、云中郡出兵。趙國抵抗不住秦軍,一定會向秦國投降稱臣,趙國投降了,災禍便要臨到燕國的頭上。燕國弱小,屢次被兵事所困苦,現(xiàn)在計算起來把整個燕國動員起來,也擋不住秦國的進攻。各國畏服秦國,不敢聯(lián)合起來抵抗秦國。我私下考慮,認為如果能找到天下的勇士,派到秦國,用重利賄賂秦王;秦王貪利,在這種形勢下一定會達到我們的目的。果真能劫持秦王,強迫他全部歸還各國被侵占的土地,好像曹沫啦迫齊桓公那樣,那就太好了。如果不行,便乘機殺死他。秦國的大將率領軍隊在外,而內(nèi)部卻出了亂子,那么他們君臣之間肯定會互相猜疑。在此種形勢下,各國諸侯得以聯(lián)合起來,肯定會打敗秦國。這就是我的最高的愿望,但不知把這個任務委托給誰好,希望荊卿替我留心這件事?!边^了好一會兒,軻荊說:“這是國家的大事,我才能低下,恐怕不足以勝任。”太子上前以頭叩地,堅決請求荊軻不要推辭,而后荊軻便答應了。于是太子尊荊軻為上卿。進住上等的賓館。太子每天都到荊軻住的地方問候,饋送牛羊豬皆備的宴席,時常還把珍貴的東西送給荊軻,車馬美女,任荊軻隨心所欲,以滿足他的心意。
過了很長的時間,荊軻仍然沒有起身赴秦的動靜。秦國大將軍王翦,攻下了趙國,并且俘虜了趙王,把趙國的土地都據(jù)為己有;同時向北侵犯燕國的南部邊界。太子丹害怕了,就請求荊軻說:“秦國的軍隊,早晚之間便要橫渡易水,那么我想長久的奉侍您,還能辦得到嗎?”荊軻說:“即便沒有太子的話,我也要請求行動了?,F(xiàn)在去秦國,假如沒有足以使秦王相信我們的東西,那秦王是無法親近的。那位樊將軍,秦王懸賞黃金千斤,封邑萬戶來購買他的頭。果真能夠得到樊將軍的頭和燕國督亢之地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會高興接見我,我就有機會報效您了?!碧诱f:“樊將軍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來投奔我,我不忍以自已的私仇而傷害長者的心,希望您考慮別的辦法吧!”
荊軻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會見樊于期說:“秦國對待將軍太苛毒了,您的父母、家族均被殺光。如今又聽說用黃金千斤,封邑萬戶,購買將軍的頭,您打算怎么辦呢?”樊於期仰望著蒼天,嘆息流淚說:“我每每想到這件事,便痛入骨髓,卻想不出辦法來!”荊軻說:“如今有一句話,可以解除燕國的憂患和為將軍報仇,怎么樣?”樊於期走向荊軻前說:“怎么辦呢?”荊軻說:“愿意得到將軍的頭獻給秦王,秦王一定高興地接見我,我左手拉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直刺他的胸膛,這樣將軍的仇可以洗雪,而燕國被欺凌的恥辱也可滌除了,將軍是否有此心意呢?”樊於期脫下一邊的衣袖,露出臂膀,緊握著手腕走近荊軻說:“這是我日日夜夜切齒碎心的恨事,如今才聽到您的指教?!闭f完便自殺了。太子聞聽此消息,就駕車奔馳前往,趴在尸體上痛哭,很是悲哀。人已經(jīng)死了,也沒有辦法了,于是就將樊于期的頭裝入匣子密封起來。
當時太子預先訪求天下最鋒利的匕首,尋得趙國人徐夫人的匕首,用了百金買下它,讓工匠用毒藥煉染在匕首的鋒刃上,用來試驗殺人,只要滲出一絲兒血,被試驗的人沒有不立刻死亡的。于是整備行裝,安排荊軻出發(fā)。燕國有個勇士名叫秦舞陽的,年僅十三歲就敢殺人,人家不敢用反抗的目光看他。于是就讓秦舞陽做荊軻的副手。荊軻還等待另外一個朋友,想要同他一塊兒去;那個人由于居住在遠處,未能趕來,而荊軻卻為他準備好行裝。耽誤了一會兒還未動身,太子認為他拖延了時間,懷疑他反悔,并且再次催促荊軻說:“太陽要落了,您有動身的意思嗎?請允許我先派秦舞陽。”荊軻憤怒地呵叱太子說:“怎么你這樣支派呢?只顧一去而不顧完成任務回來,那是沒出息的小子!況且只是拿一把匕首而進入無法預測的強暴的秦國去,我之所以暫時停留的原因,是等待我的朋友一起去?,F(xiàn)在太子嫌我行動遲緩,那我就請告辭決別啦!”于是就出發(fā)了。
太子以及賓客中知道這件事情的,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為荊軻送行,到易水岸邊,祭了路神,然后上路,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著節(jié)拍唱歌,發(fā)出變徵的聲調,人們都流淚哭泣,又一邊前進一邊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啊不再還邦!”復又發(fā)出慷慨激昂的羽聲,人們都怒目圓睜,頭發(fā)直立沖冠。于是荊軻上車離去,始終連頭都不回地走了。
一直到了秦國,荊軻拿著價值千金的禮物,送給秦王寵愛的臣子中庶子蒙嘉。蒙嘉替荊軻先在秦王面前說:“燕王實在畏懼大王的威嚴,不敢出兵抗拒大王派去的將士,愿全國上下做秦國的臣子,排在各國諸侯的行列里,納貢要像直屬的郡縣一樣,只要求能保住先王的祠廟。由于害怕不敢親自來陳述,謹砍下樊於期的頭,并獻上燕國督亢的地圖,用匣子密封,燕王在朝廷上舉行了送行儀式,派使者將上述情況稟告給大王,請大王指示?!鼻赝趼牶蠓浅8吲d,便穿了上朝的禮服,安排了九位禮賓司儀,用最隆重的儀式,在咸陽宮召見燕國的使者。荊軻捧著樊於期的首級,秦舞陽捧著地圖匣子,按次序前進。到了殿前的臺階下面,秦舞陽的臉色變了,害怕得發(fā)抖,群臣們感到奇怪。荊軻轉回頭朝秦舞陽笑笑,上前謝罪說:“北方藩屬蠻夷地區(qū)的粗野之人,沒有見過天子,所以心驚膽顫,希望大王稍微寬容他,讓他能夠在大王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對荊軻說:“取出秦舞陽所拿的地圖來?!鼻G軻把地圖獻給秦王,秦王打開地圖來看,地圖翻看將完,所藏的匕首露出來了。荊軻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用右手拿著匕首直刺下去,還未觸到身軀,秦王大驚,抽身急忙立即躍起,把衣袖子掙斷了。秦王抽劍,劍太長,僅僅抓住了劍鞘。當時驚慌急迫,劍又套得很緊,因此不能立刻抽出來。荊軻追趕秦王,秦王圍繞著柱子跑。群臣都驚呆了,事情發(fā)生得倉猝,出人意料,太家都失去了常態(tài)。根據(jù)秦國的法律,在殿上侍從的大臣們,不準攜帶任何武器。許多侍衛(wèi)官拿著武器排列在大殿的下面,沒有旨意宣召是不能上殿的。正在急迫之際,來不及召喚下面的侍衛(wèi)武官,因此荊軻才能追趕秦王,大臣們在倉猝之時,沒有武器用來打擊荊軻,只好用手一齊打他。這時,侍從醫(yī)官夏無且用他所捧的藥袋,投擊荊軻,正當秦王圍著柱子跑,倉促驚慌之時,不知怎么辦,侍從人員才說:“大王把劍背上!”秦王就把劍推到背上,于是便拔出劍來砍擊荊軻,砍斷了他的左腿,荊軻殘廢了,就舉起匕首投向秦王,沒有擊中秦王,卻擊在桐柱上。秦王再次砍荊軻,荊軻被砍傷八處。荊軻知道事情沒有成功,便倚著柱子笑,并張開兩腿罵道:“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我想劫持你,一定要得到你的承諾去回報太子?!边@時秦王的侍衛(wèi)人員擁上前來,殺死了荊軻。秦王不舒服了多時。不久,評論功過,賞賜群臣,以及應當辦罪的各有差別;賞給夏無且黃金二百鎰,并且說:“夏無且愛護我,才用藥袋子投擊荊軻呢。”
于是秦王大怒,增加兵力前往趙國,詔令王翦部隊去攻擊燕國。十個月攻破了薊城,燕王姬嘉,太子姬丹等全部率領精兵向東退守遼東。秦將李信緊緊追趕燕王,代王趙嘉便寫信給燕王喜說:“秦軍之所以緊追燕王,是由于太子丹的緣故,如今大王倘能殺死太子丹,并把他的頭獻給秦王,秦王一定會諒解,而燕國的壽命可以僥幸延續(xù),社稷可以繼續(xù)享受祭祀。”此后李信追趕姬丹,姬丹隱藏在衍水河中,燕王就派使者殺了太子丹,準備把他的頭獻給秦王。秦國又派兵進攻他。此后五年,秦國終于滅掉了燕國,俘虜了燕王喜。
第二年,秦王并吞天下,立號為皇帝。于是秦始皇下令追捕姬丹和荊軻的門客,他們都逃亡了。高漸離更名換姓給人家當酒保,隱藏在宋子這個地方工作。時間久了,感到勞作很辛苦,聽到主人家的堂上有人在擊筑,徘徊不忍離去,往往脫口而出說:“那人擊筑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侍候的人把高漸離的話告訴了主人,說:“那個庸工懂得音樂,他私下評論擊筑的好壞。”主人便召喚高漸離到堂前擊筑,滿堂賓客都說他擊得好,賞酒給他喝。高漸離考慮到長期隱姓埋名,擔驚受怕地隱藏下去,沒有盡頭,便退下堂來,把自己的筑和衣裳從行裝匣子里取出來,改裝整容來到堂前,滿堂賓客都為之驚訝,離開坐位用平等的禮節(jié)接待他,尊他為上賓。讓他擊筑唱歌,賓客們沒有不流淚而離開的。宋子城里的人們輪流招待他,這消息被秦始皇聽到了。秦始皇召見他,有人認識他,就說:“這是高漸離。”秦始皇珍惜他善于擊筑,特別饒恕了高漸離,沒有殺他,就弄瞎了他的眼睛,讓他擊筑,沒有一次不稱贊的。秦始皇逐漸接近他。高漸離便把鉛塊塞到筑中,再進宮擊筑靠近時,就舉筑撲擊秦始皇,沒有擊中。于是秦始皇便殺了高漸離,終生再不敢接近六國的人了。
魯句踐聽說荊軻刺秦王的事,私下說:“唉,可惜他不精于刺劍的技術啊!我過去太不了解他了,從前我呵叱過他,他便把我看成是異己了。”
太史公說:社會上談論荊軻的事,其中談及太子丹的命運,好像有天助似的?!疤焐下湎鹿茸?,馬頭上生出角來”,太過分了。又說荊軻刺傷了秦王,都不是事實。當初公孫季功、董生和夏無且交游,都知道這件事,他們告訴我的,就如上所述。從曹沫到荊軻五人,他們的俠義行動有成功的,有不成功的,但是他們的宗旨都很明白,沒有辱沒自己的志氣,名聲傳于后代,難道是虛妄的嗎?
【集解】 漢·王充《論衡》卷五《感虛篇》:“傳書言太子丹朝于秦,不得去,從秦王求歸,秦王執(zhí)留之,與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烏白頭,馬生角,廚門木象生肉足,乃得歸’。當此之時,天地佑之,日為再中,天雨粟,烏白頭,馬生角,廚門木象生肉足,秦王以為圣,乃歸之。此言虛也。燕太子丹何人,而能動天,夫天能佑太子,生諸瑞以免其身,則能和秦王之意以解其難。見拘,一事而易;生瑞,五事而難;舍一事之易為五事之難,何天之不憚勞也?太史公曰:‘世稱太子丹之令天雨粟,馬生角,太抵皆虛言也?!饭珪鴿h世實事之人,而云虛言,近非實也?!?br>
清·方苞《望溪先生文集》卷二《書刺客傳后》:“太史公裁割更易《尚書》、《左傳》,或辭意不完,而于國策,有遠過本文者?!嗌僮x《燕策·荊軻刺秦王》篇,怪其序事類太史公,秦以前無此,乃見《刺客傳贊》,乃知果太史公文也。彼自稱得之公孫季功、董生所口道,則非國策之舊文決矣。蓋荊軻之事雖奇,而于《策》則疏,意《國策》本無是文,或以《史記》之文入焉,而削高漸離后事,以事在六國既亡后耳。《楚世家》載弋者說頃襄王,真戰(zhàn)國之文也,而國策無之。蓋古書遭秦火,雜出于漢世,其本文散軼與非其所有而誤入焉者多矣,不獨是篇為然也?!?br>
清·郭嵩燾《史記札記》:“史公之傳刺客,為荊卿,而深惜其事不成。其文迷離汗合,寄意無窮。荊卿胸中盡有抱負,盡有感發(fā),與游俠者不同。又雜出蓋聶、魯句踐、田光先生、高漸離,備極一時之奇士,又有狗屠一人,而終惜荊卿不知劍術。借魯句踐之言以發(fā)之,為傳末波瀾?!?br>
清·吳見思《史記論文》:“據(jù)史公云:荊軻之事親得之公孫季功、董生,而此文反若從《戰(zhàn)國策》中改出,何也?豈《戰(zhàn)國策》既缺,而劉向之徒摭史公之文以附益之歟?”
【總案】 本篇《荊軻列傳》乃是從《刺客列傳》中節(jié)選出來的?!洞炭土袀鳌饭矊懥瞬苣VT、豫讓、聶政、荊軻等五個人的事跡。全部《刺客列傳》五千余字,而荊軻便占了三千字左右。可見太史公的重點是描寫荊軻。荊軻的活動,遠遠超過了專諸、豫讓、聶政等人的那種完全出自個人的恩怨,而具有了見義勇為、反侵略、反暴政的意義。在描寫技巧方面,也是在全傳中最為成功的。特別是易水餞行一段的場面描寫,為突出荊軻的氣質、性格乃至整個精神風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而高潮部分是后面驚心動魄、流傳千古的“圖窮匕首現(xiàn)”的場面。荊軻的事跡,不僅占用筆墨多,故事性也很強,即使用現(xiàn)在的小說觀念去衡量,它也堪稱一篇精煉成功的短篇小說。
上一篇:《古代兵法散文·明代兵法·兵經(jīng)百篇》原文鑒賞
下一篇:《漢魏六朝散文·陸機·文賦并序·吊魏武帝文并序》原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