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瑞典戲劇家,表現主義*文學的先驅作家。生于斯特哥爾摩的一個船舶經紀人的家庭。他的母親是這個家庭的仆人。斯特林堡從小受社會歧視,生活極其艱苦。1867年入烏普薩拉大學,其間曾幾度輟學。他當過小學教師、報社記者、演員、化學實驗員等,后在皇家圖書館當管理員。在大學讀書期間他寫過一個劇本《被放逐者》,反映冰島神話時期父女二人在宗教問題上的信仰沖突,曾受到國王卡爾十五世的贊賞,不但受到召見,還得了一些賞賜。1879年他寫的長篇小說《紅房子》被認為是瑞典文學史第一部帶有自然主義色彩的作品。1890年以后的七年中他陷入了經濟上的困境,加上當權者對他的壓制,他的幾次婚姻的破裂,作家的后半生實際是處于一種半瘋癲的狀態。晚年,斯特林堡支持瑞典工人運動。工人組織為了保障他的生活,曾捐款四萬余克朗救濟他,表現了對這位偉大作家的命運的關注與同情。他逝世后,晚年的居室辟為斯特林堡博物館。
斯特林堡是斯堪的納維亞文學史上與易卜生齊名的偉大戲劇家。他一生的創作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他早期的作品受車爾尼雪夫斯基和傅立葉思想的影響,具有非常明顯的進步思想和對于舊世界的叛逆與反抗精神,創作方法是自然主義或現實主義的。著名作品有《烏拉甫神父》(1872)、《紅房子》(1879)、《新國家》(1882)。斯特林堡這一時期的作品在一般的社會問題上,均持比較激進的觀點,唯獨對婦女問題是持比較保守的態度的。他的短篇小說集《結婚集》第1集,對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進行了嘲笑,而且因為其中一段他曾受到法庭控告,雖然后來宣布無罪,但對他的打擊卻很大。《結婚集》第2集(1886)、長篇小說《狂人辯詞》(1887-1888)、劇本《父親》(1887)都表現了明顯的歧視婦女的傾向。此時期的作品除上述,還有4卷本自傳體長篇小說《女仆的兒子》(1886-1909),這一作品被認為是歐洲自然主義典范;劇本《在羅馬》、《朱麗小姐》(1888)、《債主》(1889)。1890年至世紀末,斯特林堡的生活與思想陷入了巨大的困頓中。他崇信叔本華、尼采、弗洛伊德的反理性哲學,用一種消極的態度看待人生,創作上也由自然主義或現實主義轉向表現主義和象征主義*。代表作有《去大馬士革》*三部曲(1897-1904),這一劇本被認為歐洲最早的表現主義戲劇。此外尚有著名歷史劇《古斯塔夫·瓦萍》(1899)等。后期作品顯示了成熟的表現主義特色。1907年寫的《鬼魂奏鳴曲》*成為他的表現主義代表作的高峰。除此外,他這一時期還有劇本《伴侶》(1890)、《死魂舞》(1901)、《一出夢的戲劇》*(1902)、《大路》(1909),中篇小說《在海邊》(一譯《島民》,1890)等,《大路》是斯特林堡寫的最后一部佳作。在瑞典1912-1921年出版了55卷本的《斯特林堡全集》,以后又出有《斯特林堡書信集》,1979年他的全集又重新修訂出版。在瑞典還出了一部斯特林堡著作辭典。斯特林堡一生共寫有62個劇本,60多部小說。晚年他還曾自學漢語,并寫了一部學術著作《中國文字的起源》一書。這是他熱愛中國文化的一種表現。
斯特林堡的表現主義戲劇是怪誕離奇的;情節也詭譎突兀;形象有時異化為物(死尸),有時異化為非人(亡魂),他通過這些表現主義手段,描繪了一個瘋人院一般的人類世界。他的創作的這些藝術特色,為表現主義思潮的誕生,做了思想上的準備,也為表現主義作品定下了構思和表現的基調。
上一篇:斯托里,戴維作品分析
下一篇:斯蒂文森,羅伯特·路易斯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