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崔雄權
【作家簡介】徐基源,1930年出生于韓國的漢城市。1953年考取《漢城大學商學院》,1956年中途輟學。1960年就職于《東華通訊社》,此后在《朝鮮日報》、《漢城新聞》等新聞單位當記者,后轉到《中央日報》社任社論委員等職?,F擔任在韓國頗有影響的《文藝振興院》院長。1956年在《現代文學》上連續發表《安樂死論》、《暗射地圖》兩篇短篇小說,從此正式登上了韓國的文壇。
徐基源的作品大體可以分為3類。第一類作品取材于戰爭,代表作有《暗射地圖》、《前夜祭》、《深夜的擁抱》。第二類作品取材于當代社會現實,描寫了政治、經濟、文化的漩渦之中的小市民生活。代表作有《遺產繼承者》、《半空白》等。第三類是歷史題材的作品,代表作有《革命》、《金玉荺》等。
《深夜的擁抱》1960年發表在《思想界》,1961年受到了在韓國頗有影響的東仁文學獎。
《深夜的擁抱》,衛為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出版。
【內容提要】作品敘述了一個逃兵在尋找自己戀人的過程中的心理活動。主人公“我”為了與因患肺結核而生命危在旦夕的戀人相見,從部隊里開小差逃出來了。他乘著連玻璃窗也沒有的破火車來到了戀人居住的地方。在火車上他想到了戀人,眼前又浮現出了戀人吐血的情景。驀地戰場上看到的敵兵的血與用帶血的手吃饅頭的N上士的模樣浮現在眼前?!麃淼搅藨偃司幼〉牡胤健?梢幌氲綉偃四峭纯唷⑸n白、天真純潔的樣子他又不敢找她,他的內心很痛苦。冒著天大的危險,來到跟戀人近在咫尺的地方卻又不能見到她?!八痹趹馉幤陂g曾經強奸過一個天真的無辜的女人。內心里對那次自己的獸行感到難過。痛苦之中,他為了發泄到妓院去住了一宿,與廉價的妓女狂歡了一夜。在那里他遇到了叫選求的男朋友。到了選求住宿的地方。第二天剛睡醒,與選求要好的妓女來到了他們住宿的地方。選求與妓女出去了,一會兒他扮著哭相回來了。妓女要選求一起自殺,了結此生。一聽到死,又聯想到了戰爭時的那眾多的尸體。殘酷的戰爭,毫無人道的小隊長……外邊下起了雨。到戀人那里去吐露一切真情,于是“我”消失在陰雨之中。
【作品鑒賞】朝鮮戰爭以后,在南朝鮮當代文壇上以戰爭為題材寫作小說一度成了文壇的潮流。這時文壇上出現了三個主題。第一是描寫對戰爭的體驗,第二是追悼在戰爭中死去的年青一代,通過這些暴露戰爭的非人道性與殘酷性。第三是反映戰爭結束后回到現實生活之中的青年人的苦悶、彷徨與極度的孤獨,表現了戰爭給他們心靈上罩下的陰影。作者徐基源在初期創作中大致表現了第三類的主題,《深夜的擁抱》是他此時期的代表作。
小說的主人公“我”入了伍,參加了戰爭。我在戰爭中所看到的只是血肉橫飛的殘酷廝殺和死亡。他厭惡戰爭,更為了自己心愛的戀人,他逃離了軍隊。到了戀人居住的城市,他還不敢去找生命危在旦夕的戀人。他在戰爭中曾經因獸行發作強奸了一個女人,為此心里時時受到倫理道德的譴責,心靈一片空虛,被一種毀滅感和絕望的心情所吞食?!拔摇痹骱迲馉?,但又不知道戰爭的根源,而且在戰爭中也犯下了獸行。“我”彷徨,又受到誘惑,在妓院里過了一夜,同時又想調戲另一個妓女珍淑。這樣過著放蕩的生活,試圖用這種逃避現實的方法來解脫自己精神上的痛苦?!拔摇彪x開了生活的常規,陷入悲觀絕望的境地。這種脫離現實斗爭,把自己封閉在個人的狹小的天地里的個人主義,使主人公的精神矛盾越加深重,使主人公“我”完全陷入絕境而不能自拔。作者也沒有能力為他們指出生活的道路。整個作品充滿了悲觀主義情調。主人公“我”在戰爭中意識到戰爭是沒有意義的,是一種用人的生命進行的賭博,普通士兵只能是這種殘酷的賭博的犧牲品。于是“我”憎恨為了往上爬虛報傷亡數字的小隊長,認為戰爭沒有人道,自己應該退出戰爭。他只想逃避戰爭,躲進個人幸福的小圈子里去,想在個人的感情中把血淋淋的戰爭忘掉。但這都是不可能的。這種純真的愛情的毀滅與反戰思想交織在一起,使小說的悲劇色彩更加濃重。小說結尾時,“我”在戀人居住的城市里徘徊在雨中的街道上?!拔摇本烤挂睦锶?我只知道一點,即“我”跟戰爭、軍隊永別了,而其余的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這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出現的“迷惘的一代”的思想情緒是非常相似的。
在藝術上作者采用了意識流的手法。在這里作者用自由聯想編織情節,因而情節具有隨意性、跳躍性和突兀多變的特征。
上一篇:韓敬霞《浮華世家》東方文學名著鑒賞
下一篇:史習成《清澈的塔米爾河》東方文學名著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