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陶力
【作家簡介】迦梨陀娑是古代印度杰出的詩人和戲劇家。他的創作特別是戲劇創作在印度古代戲劇史上占著重要的地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關于迦梨陀娑的生平和創作情況,印度古代文獻中沒有留下確切的資料,現在只能根據一些學者提供的線索加以推斷,很難下一個肯定的結論。不過,許多研究者認為,迦梨陀娑大約生活于公元4世紀初至5世紀末的笈多王朝時期,可能在公元350至472年之間的某一歷史階段。笈多王朝是印度奴隸制發展的鼎盛時代,當時經濟文化都曾得到高度的發展。在這樣一個繁榮的時代出現這樣一位大詩人、大戲劇家是符合客觀發展規律的。
至于迦梨陀娑的生平事跡,更無確切的考證,現在只流傳下來一些帶傳奇色彩的傳說。依據種種傳說特別是依據他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景象,大體上可以做出這樣的假設:迦梨陀娑可能出身于沒落的婆羅門家庭,由于某種原因具有了豐富的學識和較高的文學修養。他才華出眾,感情豐富,并且十分熟悉、熱愛印度的美麗的大自然;他作品中常常描繪和贊頌的喜馬拉雅山及其附近的優禪尼城可能就是他的故鄉。
迦梨陀娑一生創作十分豐富,傳說他曾寫了30部作品,但一般認為屬于他的只有7部。這就是兩部敘事詩(《羅怙世系》、《鳩摩羅出世》)、一部抒情長詩(《云使》)、一部抒情詩集(《時令之環》)和3個劇本(《沙恭達羅》、《優哩婆濕》、《摩羅維迦和火友王》)。這7部是否都出自他的手筆也有爭論。其中戲劇《優哩婆濕》、《沙恭達羅》和抒情長詩《云使》被認為是他的優秀作品,而《沙恭達羅》則是他的代表作。
《優哩婆濕》取材于印度古代故事,描寫國王補盧羅婆娑和天宮歌女優哩婆濕之間的悲歡離合的愛情。優哩婆濕是一個聰明機敏、溫柔多情并富有叛逆精神的古代印度婦女的典型。作者通過優哩婆濕和補盧羅婆娑形象的塑造,既表達了美好的生活理想和愿望,也直接間接地諷刺批判了上層統治者虛偽狡詐和荒淫放蕩的行為。
《云使》是印度古代抒情長詩的優秀代表,中心是描述小神仙藥叉托云彩給愛妻傳遞信息的故事。詩中通過小藥叉的被貶以及他對愛妻的思念,頌揚了忠貞不渝的愛情,含蓄地表現了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批判態度。由于長詩在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上達到了高度的和諧、完美和統一,因而成為世界古典詩歌中膾炙人口的名著。
《沙恭達羅》,季羨林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出版。
【內容提要】《沙恭達羅》為七幕詩劇,出場人物主要有:國王豆扇陀、凈修女沙恭達羅、沙恭達羅的女友畢哩閻婆陀和阿奴蘇耶、沙恭達羅的義父干婆等。
第一幕:狩獵,第二幕:故事的隱藏,第三幕:愛情的享受。戲劇開始時,寫國王豆扇陀正乘車追趕一只野鹿走進一片森林里。當他張弓欲射時,有兩個苦行僧出來勸阻。豆扇陀放下弓,表示歉意。兩個苦行僧歡迎豆扇陀到凈修林中做客。豆扇陀來到凈修林時,正趕上幾個凈修女在澆灌花木。豆扇陀被其中一個穿著粗樸的女郎所吸引,他驚奇地感到,在這山野叢林中竟有如此秀色天成的美女!這位女郎正是沙恭達羅。豆扇陀正躲在樹后偷看時,忽然沙恭達羅驚叫起來,原來是一只野蜂正圍著她轉悠。豆扇陀馬上出來,把野蜂趕跑,并有禮貌地向女郎們打招呼。沙恭達羅一見這位相貌堂堂的男子從心里產生了好感。過后,她向女友傾吐了自己內心的戀情。豆扇陀自見了沙恭達羅后,也日夜思念不已。他想方設法暫時留在凈修林,以便能經常見到沙恭達羅。自此,兩個人都難以忍受愛情之火的熬煎。后來,在兩位女友的策劃下,他們終于見面了。國王向沙恭達羅傾吐衷腸,沙恭達羅深受感動。于是兩人以干闥婆方式自由結婚。國王臨別時贈給沙恭達羅一枚戒指作為信物。
第四幕:沙恭達羅的別離。國王豆扇陀回宮后,沙恭達羅由于日夜思念丈夫,以致忽略了禮節,怠慢了路過的大仙人達羅婆娑。仙人一怒之下,發出詛咒:你那個人決不會再記起你來!經兩個女友跪下求情,大仙人才表示:“我的話既然說出去,就不能不算數,但是只要他的情人看到他給她的作為紀念的飾品,我的詛咒才失去力量。”師父干婆回來后,決定派人護送已懷孕的沙恭達羅去京城見自己的丈夫。于是沙恭達羅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向義父母、女友以及凈修林周圍她所鐘愛的動植物告別。
干婆孩子呀!現在你就啟程!(了望)舍楞伽羅婆、舍羅墮陀和其他的人在什么地方?
二徒弟(入)尊者!我們倆在這里。
干婆孩子舍楞伽羅婆呀!給你妹妹帶路!
徒弟這里,這里,小姐!(大家繞行。)
干婆喂,喂!凈修林里的住著樹林女神的樹啊!
在沒有給你們澆水以前她自己決不先喝。
雖然喜愛打扮,她自己因為憐惜你們決不折取花朵。
你們初次著花的時候,就是她的快樂的節日。
沙恭達羅要到丈夫家去了,愿你們好好跟她告別!
舍楞伽羅婆(似乎聽到杜鵑的叫聲)尊者!
樹木也是沙恭達羅的親屬,它們現在送別她,
杜鵑的甜蜜的叫聲就給它們用作自己的回答。
幕后
愿她走過的路上點綴些清綠的荷塘!
愿大樹的濃蔭掩遮著火熱的炎陽!
愿路上的塵土為荷花的花粉所調劑!
愿微風輕輕地吹著,愿她一路吉祥!
(大家都吃驚地聽。)
喬答彌發孩子呀!凈修林里的女神們愛自己的親屬,她們祝你一路平安。那么向女神們磕頭致敬吧!
沙恭達羅(磕頭,繞行,向畢哩閻婆陀)畢哩閻婆陀!雖然我很希望看到我的夫君,但是要離開這個凈修林,我的雙腳想往前走,抬起來,卻很難放下。
畢哩閻婆陀你同凈修林分別,傷心的并不只是你一個人。你也注意一下在你離別時凈修林的情況吧!
小鹿吐出了滿嘴的達梨薄草,孔雀不再舞蹈,蔓藤甩掉褪了色的葉子,仿佛是把自己的肢體甩掉。
沙恭達羅(回憶)父親!我想去向我的妹妹春藤告別。
干婆孩子!我知道你是愛它的。它就在右邊??囱?
沙恭達羅(走上去,擁抱蔓藤)蔓藤妹妹呀!用你的枝子,也就是用你的胳臂,擁抱我吧!從今天起我就要遠遠地離開你了。父親!你就把這蔓藤當我一般看待吧!
干婆孩子!
正遂了我早先為你打算的心愿。
你用自己的功德找到一個郎君匹配鳳鸞。
為了你,我現在用不著再去擔心,
我想把附近的那棵芒果跟蔓藤結成姻緣。
現在你就上路吧!
沙恭達羅(走向二女友)朋友呀!蔓藤就交托在你們倆手里了。
二女友我們這兩個人交托給誰呢?(灑淚)
干婆阿奴蘇耶!畢哩閻婆陀!不要再哭了!小姐們要安定沙恭達羅的心情。(大家繞行。)
沙恭達羅父親呀!什么時候那一只在茅棚周圍徘徊的由于懷了孕而走路遲緩的母鹿生了小鹿,請你一定向我報喜。不要忘了啊!
干婆孩子!我不會忘記的。
沙恭達羅(作欲行又住狀)啊哈!這是什么東西總是跟在我腳后面牽著我的衣邊?(轉身向周圍看。)
干婆每當小鹿的嘴給拘舍草的尖刺扎破,
你就用因拘地治傷的香油來給它涂。
用成把的稷子來喂他,使它成長。
它離不開你的足跡,你的義子,那只小鹿。
沙恭達羅孩子呀!你為什么還依戀我這個離開我們同居的地方的人呢?你初生不久,你母親死后,我把你撫養大了,現在我們分別后,我的父親會關心你的。你就回去吧,孩子,你回去吧!(哭。)
干婆孩子呀!不要哭了!你堅定一點!看你眼前的路吧!
你的睫毛往上翻,眼前看不仔細。
要堅定起來,不要讓眼淚流個不息。
這條路凹凸不平,不容易看清。
你的腳踏上去一定會忽高忽低。
舍楞伽羅婆尊者!“送親人送到水濱”,這是經上的規定。這里就是湖邊了。請你給我們指示后就回去吧!
干婆讓我們到那棵無花果樹蔭里去休息一會吧!(大家都作走去狀。)
干婆我們應當告訴豆扇陀些什么事情呢?(沉思。)
阿奴蘇耶朋友呀!在我們凈修林里,沒有一個有情的動物今天不為了你的別離而傷心。你看呀!
那野鴨不理藏在荷花叢里叫喚的母鴨,
它只注視著你,藕從它嘴里掉在地下。
干婆孩子舍楞伽羅婆!你把沙恭達羅帶給國王的時候,把我的話告訴他——
要仔細考慮到:我們是克己的隱士,你又出自名家。
她愛你完全是自然流露,決不是有什么親眷來作伐。
在你的后宮粉黛群中,要給她一個應得的地位,此外她的親眷不再要求什么,一切都由命運去安排吧。
徒弟尊者!我要牢牢地記住這指示。
干婆(注視著沙恭達羅)孩子呀!我現在還要囑咐你幾句話。我們雖然是林中的隱士,但是我們也是洞達世情的。
徒弟尊者!圣智的人們沒有什么見不到的事情。
干婆孩子呀!你到了你丈夫家里以后——
要服從長輩,對其他的女人要和藹可親!
即使丈夫虐待你,也不要發怒懷恨在心!
對底下人永遠要和氣,享受也要有節制,
這才算得是一個主婦,不然就是家庭禍根。
喬答彌以為怎樣?
喬達彌這是給新婚女子的指示。(對沙恭達羅)孩子呀!不要忘掉了啊!
干婆過來,孩子!擁抱我和你的朋友吧!
沙恭達羅父親呀!我的親愛的朋友也要回去嗎?
干婆孩子呀!她們也要結婚的。她們不應該到那里去。喬達彌會陪你一塊兒去的。
沙恭達羅(抱住父親的腰)現在離開父親的身邊,正像一棵栴檀樹的細條從喜馬拉雅山拔掉,我怎能夠在陌生的土地上生存下去呢?(哭。)
干婆孩子呀!為什么這樣怕呢?
你現在是一個出自名族的丈夫的當家的妻子,他位高權重,隨時都有重要的事情來煩攪你。你不久就要生一個圣潔的兒子,像太陽升自東方。
孩子呀!由于離開我而產生的煩惱你將不會在意。
沙恭達羅(跪在他雙腳下)父親呀!我向你致敬。
干婆孩子呀!愿我對你的希望都能夠實現。
沙恭達羅(走向二女友)兩位朋友呀!你倆一塊兒來擁抱我吧!
二女友(照辦)朋友呀!假如那位王仙遲遲疑疑一時想不起你來的話,那么你就把鐫刻著他自己的名字的戒指拿給他看。
沙恭達羅聽到你們這樣懷疑,我的心就一跳。
二女友朋友呀!不要害怕!愛情總是疑神疑鬼的。
舍楞伽羅婆(了望)尊者!太陽已經升到山頂上,小姐應該趕快走了。
沙恭達羅(再一次抱住父親的腰)父親呀!我什么時候再能看到凈修林啊?
干婆孩子呀!
長時間身為大地的皇后,
給豆扇陀生一個兒子,勇武無敵。
把國家的沉重的擔子交付給他,
再跟你的丈夫回到這清靜的凈修林里。
喬答彌孩子呀!你們啟程的時間已經過了。勸你父親回去吧!不然的話,你會很久不讓他回去的。您請回吧!
干婆孩子呀!我在凈修林里的工作給打斷了。
沙恭達羅父親可以無憂無慮地去做凈修林里的事情。我卻注定要憂慮滿懷。
干婆啊咦,你怎么這樣使我心慌意亂呢?(嘆息。)
看到你以前采集的生在門前的祭米,
孩子呀!我的憂愁如何能夠減低?
走吧!愿你一路平安!
(喬答彌,舍楞伽羅婆,舍羅墮陀,隨沙恭達羅下。)
第五幕:沙恭達羅的被拒,第六幕:沙恭達羅的被遺棄,第七幕:劇終。沙恭達羅在去宮廷途中于小溪洗手時丟失了戒指。見面后,豆扇陀因大仙人詛咒應驗而想不起往事,拒絕承認沙恭達羅是自己的妻子。沙恭達羅怒斥國王是一個“卑鄙無恥的人”,是“一口蓋著草的井”。憤怒之余,她祈求地母幫助升天。后來,一個漁夫打魚時拾到沙恭達羅遺失的戒指,出賣時,被宮中人發現上交給了國王??吹浇渲?,國王恢復了記憶,他想起與沙恭達羅熱戀和結婚時種科情景,深深痛悔。于是命人描繪一張沙恭達羅的畫像,終日頂禮膜拜。國王不住感傷嘆息:
以前她親自來,我同她絕斷。
現在卻向她的畫像禮拜贊嘆。
正如走過了一泓解渴的河水,
卻向沙漠的蜃樓中尋找清泉。
不久,國王應天帝因陀羅之邀與百首巨臂的惡魔作戰。得勝后,在返回人間途中路過金頂山,意外地與被他遺棄的沙恭達羅母子相逢。在尊者摩哩遮的解釋下,兩人完全消除了隔閡,帶著兒子高高興興地回到了京城。
【作品鑒賞】千百年來,沙恭達羅的形象作為印度古代理想婦女的典型,一直受到印度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喜愛和贊美。她不僅有著“魅人的青春”、“像花朵一般”的美貌,而且還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靈。迦梨陀娑雖然賦予她半人半神的出身,卻又讓她從小遭受父親“王族仙人”和母親天女的遺棄,淪落到森林中,由飛鳥喂養,后來成為凈修林隱士的義女,為她安排了一個平民百姓式的清苦的生活環境。這樣,沙恭達羅身上的種種美德,便鮮明地體現出平民婦女的特點,從而具有了帶有普遍性的典型意義。
單純與質樸,是沙恭達羅性格的突出特征。她身上沒有金銀綢緞,樹皮衣裳、鮮花手鐲卻襯托出一片出水芙蓉般的天生麗質;她心中不慕宮廷庭奢華,處于大自然中樸素清爽的凈修林卻使她難割難舍。柔弱的小鹿是她心愛的“義子”,翠綠的春藤是她親愛的“妹妹”。她尊重義父、義母,與兩個女友情同手足。正是靜修林這種遠離塵世的純凈環境,培育了沙恭達羅一顆善良無邪的心。
遇到豆扇陀之后,她以極大的勇氣,沖破了一個凈修女所須恪守的法規,克制了自己的羞怯心理,把全部愛情獻給了豆扇陀,并與他自由結合了。這里既有熱烈、勇敢的成份,也有天真、單純的因素。當她得知自己上當時,便在威嚴的宮廷內對身為國王的豆扇陀給予了毫不留情的譴責:“卑鄙無恥的人,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誰還能像你這樣披上一件道德的外衣,實在是一口蓋著草的井!”這種出自平民的剛直不阿、嫉惡如仇的精神,使沙恭達羅的形象更加光彩奪目。
豆扇陀的形象,比沙恭達羅復雜。迦梨陀娑對這一人物的塑造,采用了明暗交匯、虛實相間、含蓄不盡、婉而多諷的手法。他用濃筆重彩,把豆扇陀寫成一個開明君主,一個無敵的英雄,一個赤誠的情人。他的求愛莊重、誠懇;他的信言熱烈、堅定;他的遺棄行為并非出自本心,而是神仙詛咒所致;他的追悔與自責更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與此同時,作家又以另一條輕描淡寫而就的暗流,對自己樹立起來的理想樣板不斷進行沖擊,使之漸漸露出了另一副面目。通過侍從們關于收貢品的言談以及皇宮看守們狐假虎威的劣行,隱隱約約反映出他對人民的盤剝與執政的腐敗,而他作為帝王的荒淫生活,則經過作家多次渲染,顯得略為清晰。在第二幕,國王因見到沙恭達羅而不想離開凈修林,他的隨從就一針見血地指出:“正如一個厭惡了棗子的人想得到羅望子一般,萬歲爺享受過了后宮的美女,現在又來打她的主意?!碧貏e是皇后哀怨的歌聲,更是對豆扇陀朝秦暮楚行為的揭露和控訴:“蜜蜂呀!你貪吃過新蜜曾吻過芒果的花苞,你愉快地呆在荷花心里,為什么把它忘掉?”在豆扇陀身上,迦梨陀娑以許多篇幅進行的歌頌式刻畫,反映了大多數人的美好愿望以及對帝王的要求。同時,那些仿佛漫不經心、一帶而過的揭露式描寫,又含蓄、委婉地昭示了奴隸主階級代表人物的劣根性及某些本質特征,從而表達了作家對現實生活的看法。
《沙恭達羅》的基本題材取自反映人類童年時代生活的印度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其后的《蓮花往事書》中也有記載。迦梨陀娑以他化陳腐為神奇的生花妙筆,為古老的故事注入了全新的藝術生命,使簡單的神話映照出現實社會的紛繁色彩。
劇本曲折地展示了奴隸社會的真實生活。從表面看來,戲劇的基本沖突是美好愛情的實現與對美好愛情的阻礙之間的矛盾構成的,是大仙人的詛咒造成的。但究其實質,這一沖突則是產生于男女主人公之間。奴隸主貴族統治者豆扇陀的放縱女色,決定了平民婦女沙恭達羅的悲劇命運。他的始亂終棄,是造成沙恭達羅不幸的根本原因。迦梨陀娑以側面暗寫,譴責了奴隸制婚姻的罪惡,揭露了現實矛盾,而這種譴責和揭露,正是當時廣大印度人民的心聲。
對純潔、美好愛情的歌頌,是迦梨陀娑在劇本中著力渲染的中心主題。正像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唐明皇和楊貴妃一樣,豆扇陀與沙恭達羅之所以能活在世世代代讀者心中,并非因為他們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后妃,而因為他們是居于一段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中心的男女主人公。在他們身上,更多地被賦予了人民大眾中普遍存在的深厚而美好的情操與真正人性的光彩。一種為社會條件,為主人公的階級屬性所制約而絕難實現的、充滿愛情的婚姻,在國王豆扇陀與凈修女沙恭達羅之間奇跡般地變成了現實。迦梨陀娑在自己的人物身上灌注了千千萬萬善良人們的愛情理想,以皆大歡喜的大團圓結局,體現了廣大人民對美滿愛情的設計、憧憬,而作家對主人公沖破常規、具有叛逆性質的自主婚姻的大膽肯定與熱情贊美,更顯示了一種深蘊于民眾之中的、對自由、平等、幸福的追求精神。
《沙恭達羅》作為世界古典文學中最優秀的詩劇之一,它大膽嚴謹的戲劇構思一直是為世人所稱道的。各幕之間銜接自然,環環緊扣,現實性與神話性情節緊密交織。第一幕之前的序幕,舞臺監督出場介紹即將演出的戲劇,自然而然地導入了劇情?,F實的情節領起全劇并成為主體,其中時時有神話情節插入,寓于了作家的獨到匠心。仙人的詛咒在現實中是荒唐的,可它與沙恭達羅對豆扇陀不顧一切的思念聯系在一起,就顯得真實感人。而這一神話情節又巧妙地為作家借用來表現現實中王宮貴族的朝三暮四,其意義就更為豐富。
與情節構思相適應的,是作家對凈修林、宮廷、仙界三種不同戲劇環境的精心設計。迦梨陀娑把三種環境連結起來,不但為全劇帶來了遠古傳說中半人半仙世界的神秘色彩,而且尤為有利于人物的刻畫。這三種環境各具特點:凈修林處于大自然之間,宮廷是社會的代表,仙界則是超自然、超社會的。在遠離塵世喧鬧、鳥語花香的凈修林中,在一派恬靜安然、超凡脫塵的氣氛中,在人與自然單純的關系中,沙恭達羅純潔、天真、質樸性格的形成是令人信服的。而豆扇陀則被安置在最高統治權力的中心、萬人仰視的皇座上、復雜的人與人關系之間,使作家對他性格的揭示更加充分而現實。在結局大團圓時,迦梨陀娑又使兩位主人公都來到仙界。那擺脫了一切人間關系的束縛的天堂,極利于表現作家在現實中難以實現的理想與浪漫構思。
在人物塑造方面,迦梨陀娑善于以極細膩的筆墨,勾畫人物的內心沖突,而通過動作來表現人物心境、性格,更是他的拿手好戲。印度有一首流傳頗廣的詩篇這樣寫道:“詩中最好的是劇,劇中最好的是《沙恭達羅》,《沙恭達羅》中最好的是第四幕?!睘槭裁吹谒哪蝗绱耸苋送瞥缒?這是因為它真實地刻畫了女主人公和凈修林的親人以及草木鳥獸的依依深情,對沙恭達羅善良而純潔的性格做了淋漓盡致的展示。而這種深情及性格特點,很多是依靠動作或動作的描述表現出來的。沙恭達羅對小鹿哭泣,與春藤“擁抱”,“欲行又住”、“一抬腳向前走,就要跌倒在地上”……這一舉一動,皆是她內心活動的外化描寫,比惜別的語言更為打動人心,給人以實感。
《沙恭達羅》的戲劇語言流暢、生動,具有濃郁的抒情性和個性化特點,精美典雅而不顯雕琢,增強了作品的詩情畫意。它使瀕于僵化的梵文煥發了新的活力,反映了梵語文學的最高成就。
上一篇:王燕《沙女》東方文學名著鑒賞
下一篇:王慧才《沙良總督的姑媽》東方文學名著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