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不患垢病,而患潔病之難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難除。
【注釋】
垢病:由于不潔凈而得的病。潔病:由于愛干凈而得的病。事障:被具體的事情阻礙。理障:被某種思想理念阻礙。
【譯文】
一個人不愛干凈而得的病好治,而潔癖難治;同理,人不怕被具體的事情困擾阻礙,而是害怕被某種思想蒙蔽了頭腦。
【道理】
思想理念出現錯誤,比具體做錯某一件事情的危害要大得多,也難以糾正得多。這就是所謂的“一念錯,便覺百行皆非”。
心病還須心藥醫
明朝時,有個人喝醉了酒倒在花園里過夜,半夜里口渴難耐,便朦朧中喝了身邊石槽中的積水。第二天酒醒后,見石槽的積水中有許多紅色小蟲子在游動,他想起自己半夜喝過那積水,心中頓時驚惶不安,立刻感到胸口仿佛有蟲子在爬動。日想月疑,漸成痼疾,久治無效。
后來,名醫吳球經過診斷,判定病者其實是患了“疑心病”。于是,吳球采用了一種奇妙的治法。他將紅色的細線剪成小紅蟲一樣長短,放置到便桶中。這時,吳球再給病人吃下瀉藥。病人便溺后,看到紅線散浮在桶內,就像一條條小紅蟲在游動,便以為那晚喝下去的小紅蟲都排泄了出來,立刻覺得渾身輕松,從此心病消除,再用藥調理半月后,徹底康復了。
清·牟義《雜畫冊》(之一)
上一篇:《循表夜涉》名言名句解讀
下一篇:《忠言良藥》名言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