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7】半個地球
(〔美〕威爾遜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7.9萬字,2017年11月第1版,72.9元)
△威爾遜生于1929年,是當今生物學界翹楚,被譽為“社會生物學之父”。螞蟻研究的權威。“當代達爾文”。本書三個部分:我們面臨的問題;我們生活的世界;我們解決之道。
〇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隨后便是火山爆發、地震、酸雨。灰塵遮蔽了天空、擋住了陽光,阻止了光合作用,70%的物種從此消失,包括恐龍。
〇生物圈,地球所有活生生的植物、動物、藻類、真菌和微生物的總和。
〇我們必須遵從軍隊在生存訓練中提出的“萬事皆三”原則:沒有空氣能生存三分鐘,冰點氣溫環境下沒有住所和衣物能生存三小時,不喝水能生存三天,沒有糧食能生存三周。
〇2015年,經科學家發現的已知物種數量已超過200萬。
〇世界上現存的犀牛有27000只。
〇最先遭受打擊的總是速度最慢、腦子最笨、味道最好的那一種。
〇未來學家斯圖亞特·布蘭德:“我們形同上帝,而且必須要扮演好上帝的角色”。
〇地球上至少有2/3的物種依然不為人知,尚未被命名。而在其他1/3已被發現的物種之中,只有1/1000得到了充分的生物學研究。
〇預計到21世紀末,全球人口總數將達到100億,上下浮動范圍不超過10億。
〇用過時的短視思路對生物圈進行大肆破壞,必將令人類陷入一場自掘墳墓的災難。
〇人類繼承下來的這個嘆為觀止的世界,是生物圈用了38億年才建成的。
〇雖然人類孤芳自賞、美夢聯翩,但我們一直都是,也永遠都會是一個生物學物種,與這個特定的生物世界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〇我們終將老去,走入歷史。但我們的孩子還要繼承這個人類家園。為了讓未來的孩子們能無憂無慮、享受到藍天碧水,享用到清潔的食物和飲用水,生態學無疑是最值得關注的一門科學。
(2018年2月18日晚8:35閱畢)
上一篇:北上:黨中央與張國燾斗爭始末
下一篇:反省與重建:新中國成立后歷史人物評價問題的理論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