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6】這才是心理學:看穿偽心理學的本質
(〔加〕基思·斯坦諾維奇著,竇東徽、劉肖岑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3.8萬字,2015年10月第1版,49元)
△12章:[1]心理學充滿生機:在科學陣營里左右逢源;[2]可證偽性:如何挫敗頭腦中的小精靈;[3]操作主義和本質主義:“但是,博士,這到底是什么意思?”[4]見證和個案研究證據:安慰劑效應和了不起的蘭迪;[5]相關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6]讓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聰明漢斯的故事;[7]不像是真實生活的心理學實驗與“人為性”批評;[8]避免愛因斯坦綜合癥:聚合性證據的重要性:[9]打破“神奇子彈”的神話:多重原因的問題;[10]人類認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推理;[11]偶然性在心理學中扮演的角色;[12]不招人待見的心理學。
〇要認識真正的心理學,首先要懂得:[1]心理學的進步是通過研究可解的實證問題取得的;[2]心理學家提出可證偽的理論來解釋他們的研究發現;[3]理論中的概念具有操作性定義,這些定義將隨著證據的積累而逐漸演變;[4]這些理論是通過系統實證的方法來檢驗的,收集來的數據是公開的;[5]心理學家的數據和理論,只有在那些經過同行評審程序的科學刊物上發表之后,才算是進入了科學領域;[6]實證主義之所以具有系統性,是因為它遵循控制和操縱的邏輯,這二者也是真實驗的特性;[7]心理學家采用許多不同的方法來獲得他們的結論,這些方法的優缺點各有不同;[8]最終被揭示的行為規律通常都是一種概率關系;[9]大多數時候,知識只能通過對眾多實驗數據地慢慢積累得到。
〇美國心理學會(APA)的分支機構有56家,如普通心理學、心理學教學等。
〇公共性、可檢驗的知識:可重復性和同行評審。
〇科學方法:[1]科學采用系統的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2]可公開驗證的知識為研究對象;[3]它研究實證可解的問題,并產生可檢驗的理論。
〇亞里士多德:“受過教育的標志是可以去思考一種思想,而不去接受它。”
〇確保選擇性偏差不會搗亂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操縱所有變量的情況下進行真正的實驗。
〇實驗方法的核心就是操縱與控制,這就是為什么實驗比相關研究能夠作出更強的因果推斷。
〇當對人類的行為進行預測時,錯誤和不確定性將始終存在。
〇我們是自己最壞的敵人。
〇這本書教人如何站在批判性思維的角度,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心理學,徹底走出偽心理學的誤區。
上一篇:跨越三千年的因緣:揭示華夏文明起源的驚天秘密
下一篇:邏輯思考的100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