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8】低欲望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危機與破解之道
(〔日〕大前研一著,郭超敏譯,機械工業出版社,印張5.5,2018年8月第1版,39元)
△共3章:①日本經濟低迷的根本原因:國民對老年生活和未來感到不安;②要想消除老年人對老年生活的不安感,政府應該做什么;③按照此方法,即使國家滅亡了,國民作為個體也能夠安然生活。
○大前研一,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曾任麥肯錫日本分公司董事長,兼任多家跨國公司的管理顧問,現任創業者商學院校長和新塾校長,大學兼職教授。被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評選為“全球五位管理大師”之一、“日本戰略之父”。
○低欲望社會正在全世界蔓延,在中國也似乎出現了如日本“低欲望草食系”般的“佛系青年”。在日本,很多年輕人即便努力卻不能夠謀得體面的工作,父輩所向往的中產生活如今變得難以企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結婚、不生子、不消費、不買房的低配生活。另一方面,老年人為了養老導致儲蓄率奇高,民間投資也無法拉動,經濟陷入了增長停滯的怪圈。
○“一屆內閣一件事?!?/p>
○安倍經濟學的“六支箭”全部脫靶:①大膽的金融政策;②靈活的財政政策;③刺激民間投資為中心的經濟增長戰略;④孕育希望的強大經濟;⑤構筑夢想的育兒支援;⑥安心的社會保障。
○美國屬于高欲望社會,其經濟政策在低欲望社會的日本是行不通的。在高欲望社會,30歲的年輕人在世界各地獵奇,充滿冒險精神,崇拜企業家與成功者;60歲的老人開心地出入酒吧,用一輩子的積蓄盡情享受人生。
○2013年,日本國民平均首次結婚年齡,男性為30.9歲,女性為29.3歲。
○從日本國民的平均壽命來看,老年人到了60歲之后普遍還能再活25-30年,所以至少在80歲之前大部分老年人是不需要看護的。國家和企業的重點應該是讓老年人“享受人生”。
○日本有1700萬日元的個人金融資產中,大部分都是由65歲以上的老年人持有的,而且65歲以上的老年人高達3500萬人,占日本總人口的1/4。老年人齊心協力,國家的債務就能還清。
○用零基預算對人員進行重新配置。
○想做的事情現在就去做,不要等到退休后。如果沒有想做的事,單純追求長壽的人生真的有意義嗎?
○要想讓漫長的老年生活過得充實,只有一個興趣愛好是遠遠不夠的。最好有5-20個。在室內自己做的、在室內與同伴一起做的、在室外一個人做的、在室外與同伴一起做的事情。
○“工作的時候拼命工作,到了享受生活的時候就努力享受生活,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上一篇:人的精神家園
下一篇:你應該熟讀的中國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