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3】人的精神家園
(王偉光主編,人民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0萬字,2014年9月第1版,15元)
△4部分:[1]深刻洞悉價值世界的奧秘:價值論總論;[2]合理地進行價值評判:價值評價;[3]用我們的雙手創造美好的世界:價值選擇和價值創造;[4]用正確的價值觀規范人們的言行:馬克思主義價值觀。
〇所謂價值,就是在人的實踐和認識活動中,人的活動所作用的對象是否滿足人的需要的一種關系,或者說,人的活動的對象對人的生存和發展所具有的意義。
〇所謂價值評價,就是人們在把握對象的基本信息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目的、利益、需要等尺度,對對象的好壞、利弊、善惡、美丑等加以評定、估量,或者說,對對象有沒有價值、有什么價值進行判斷、比較。
〇自有階級社會以來,在規矩面前,一直存在看兩類迥然不同的人:一類是“立規矩的人”,他們有權制定規矩、修改規矩和廢除規矩;另一類則是“被規矩規范的人”,這些人無權參與規矩的制定和修改,規矩也不大考慮他們的利益和需要,而只是一味要求他們接受、服從和遵守。
〇所謂價值選擇,就是在價值評價的基礎上,從多種可能的價值中選取特定的價值,以創造和實現較大價值的活動。
〇薩特(1905-1980年),既是哲學家,又是文學家。他有一部名劇——《死無葬身之地》。該劇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五名法國抵抗運動的游擊隊員在一次戰斗中失敗被俘,經受了殘忍的酷刑折磨,恐懼、仇恨、求生的欲望……復雜的情感糾纏著每個人的心。正在這時,法西斯分子將游擊隊長抓進來了,但是還沒有確定隊長的真實身份。五名游擊隊員面臨著一場嚴峻的選擇:是嚴守秘密,忍受酷刑、慷慨赴死;還是出賣游擊隊長,屈辱地換取自己的自由和生命?在經歷了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后,他們最終都作出了自己的無畏選擇:犧牲個人的生命,成就自己偉大的人生。價值選擇是普遍存在的。
〇所謂價值觀,就是人們基于社會實踐而形成和特有的關于價值的總觀點、總看法,是人們的價值信念、信仰、理想、標準和價值取向的綜合體系。
〇具有制度約束性的社會治理方法是法治。在現代社會中,法治是民主的科學化、制度化形式及其實現,是民主和人權的“保護神”。它將全體人民的主體權力和責任以規范化、程序化的形式固定下來,并加以普遍、長期、穩定地實現。德治旨在普遍地提升一個人、一個社會的道德水準,讓人們嚴格自律,自覺“慎獨”,抵制各種“缺德”行為,努力做有德之人。
上一篇:人生因孤獨而豐盛
下一篇:低欲望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危機與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