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4】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
(曹天元著,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出版,56萬字,2013年10月第1版,36.8元)
△共12個部分:黃金時代、烏云、火流星、白云深處、曙光、殊途同歸、不確定性、決戰(zhàn)、歧途、回歸經典、不等式的判決、新探險、尾聲。是一本由非科學家談論科學的作品。表明:科學不是科學家的禁臠,科學對于公眾來說,經過努力也是可親近的。
〇量子世界像骰子一樣難以預測,迄今還沒有誰敢說真正理解了它,任何科學探險都不如量子之旅驚險和神奇。
〇量子論歷史大事記: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的概念;1924年,路易斯·德布羅意提出光的粒子行為與粒子的波動行為應該是對應存在的;1924年,玻色提出光遵循一種建立在粒子不可區(qū)分的性質(即全同性)上的一種新的統(tǒng)計理論;1925年,海森堡、波恩和約爾當提出了量子力學的第一個版本;1925年,泡利提出了量子力學的第二種形式,波動力學;1926年,薛定諤提出了量子力學的第二種形式,波動力學;1927年,尼爾斯·玻爾提出互補原理,試圖解釋量子理論中一些明顯的矛盾,特別是波粒二象性;1927年,海森堡闡明測不準原理;1928年,狄拉克提出了相對論性的波動方程用來描述電子,解釋了電子的自旋并且預測了反物質。
〇虎父無犬子。
〇量子概念的誕生已超過100年,但它的一些基本思想至今不為普通的大眾所熟知。
〇現代科學創(chuàng)立之初,也就是17、18世紀的時候,英國是毫無爭議的世界科學中心(以前是意大利)。牛頓、波義耳、胡克、戴維、卡文迪許、道爾頓、法拉第、托馬斯·楊,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大科學家。
〇如果站在一個比較高的角度來看歷史,一切事物都是遵循特定的軌跡的,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也沒有不合常理的發(fā)展。在時代浪尖里弄潮的英雄人物,其實都只是適合了那個時代的基本要求,這才得到了屬于他們的無上榮耀。
〇牛頓:“如果我看得更遠的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〇量子論的發(fā)展幾乎就是年輕人的天下,愛因斯坦1905年提出光量子假說時,才26歲;玻爾1913年提出的原子結構時,28歲;德布羅意1923年提出相波時,31歲,等等。
〇1998年古斯:“宇宙本身就是一頓免費午餐”。
〇阿基米德的浴缸,牛頓的蘋果,瓦特的茶壺,愛因斯坦的小板凳……
〇最著名的在公眾前被處死的“科學家”大概還是拉瓦錫,當然原因也和科學無關。他因為擔任過舊政府的收稅官,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了斷送臺。拉格朗日對此說了一句著名的評論:“砍掉他的腦袋只需要1秒鐘,但就算過上100年,法國也未必能再生出這樣一個腦袋來”。
〇1930年11月9日,愛因斯坦《論科學與宗教》:“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足的,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盲目的”。
〇量子論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它比史上任何一種理論都引發(fā)了更多的技術革命。核能、計算機技術、新材料、能源技術、信息技術……這些都在根本上和量子論密切相關。
(2018年2月3日晚閱畢)
上一篇: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編:黨員干部讀本
下一篇:世界熱點怎么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