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祖宅上有棵老棗樹,這棵老棗樹,直徑有一尺多粗,小時候我兩個胳膊摟不過來。爺爺說,他記事的時候就這么粗,誰栽種的已無從考證。它就長在東屋門口北側,北屋門口東側。到我記事的時候,這棵老棗樹歷經百年仍枝繁葉茂,它的樹冠能罩住多半個院子,為我的童年生活帶來諸多樂趣。我經常在樹下和小伙伴玩耍做游戲,夏天和大人們一起在樹下乘涼吃飯,尤其是棗花開的時候,甜滋滋的香氣彌漫著整個院落。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媽媽就在棗樹下放上一個小桌,桌上擺好月餅、梨和棗等供品,為月姥娘上供。這時,我和弟弟妹妹們都不離左右的跪在后邊,上完供我們就能分得一些供品吃。五六歲的時候,我就把家里的方凳放在樹下,先爬到凳子上,再從凳子上爬到樹杈上,坐到樹杈上玩耍,再稍大些的時候,又從樹杈上爬到東屋的房頂上,爬樹上房如走平地。棗子熟了的時候,紅紅的棗子綴滿枝頭,非常好看。每到這個時候,我幾乎每天都要爬到樹上去吃棗。這是一棵零棗樹,棗子長得不是太大,但很脆很甜,有的棗子在樹上就崩開了口,掉在地上就摔裂了,吃起來口感像現在的冬棗。每年棗子熟了之后,媽媽就摘一部分,讓我用小籃分送給胡同里的鄰居們,讓大家都品嘗品嘗,共同分享大自然恩賜的碩果。
更令人難忘的是,這棵棗樹還是一棵救命樹。1960年是三年困難時期最難熬的一年,7月是青黃不接的月份,麥吃完了秋還下不來,一家人全憑野菜度日,這時的青棗蛋子就成了好東西。媽媽把青棗蛋子打下來,煮熟了分給我和弟弟妹妹們吃,這真是救命的棗啊!記得有一天中午,日頭曬得特別毒,母親在廚房里為我們煮棗,因為燒柴不好,一股股濃煙從廚房里冒出來,嗆得母親直咳嗽。我和弟弟妹妹都眼巴巴在廚房門口地上蹲著等吃棗。母親停火了,恰好,這時父親也從邢臺回來了,全家人都很高興。當時,父親在邢臺鋼鐵廠當工人。父親剛坐下,村上外號叫拽子三的民兵跟著進了我家。說起這拽子三,村民們都很恨他,怕他。都說他是村干部的狗腿子,整天不務正業,以看秋護麥為名,橫行鄉里,欺負百姓。麥秋時節,社員上工看不見他,社員下工,他站在村口,瞪著賊溜溜的小眼,不管男女老少,閨女媳婦,都要挨個在身上摸一遍。當時生產隊成立集體食堂,不允許社員家里灶上冒煙,誰家冒煙,他發現了就跑去把人家的食物搶走。低指標,瓜菜代,村民們都餓得骨瘦如柴,他在集體食堂貪吃,胖得像個肥豬,走起路來一拽一拽的,他本姓金,弟兄排名老三,沒人叫他大名,送他外號拽子三。他的到來,全家人都倒吸一口涼氣,生怕他把煮熟的棗子兜走。父親見拽子三進來,忙為他遞上一顆煙,寒暄了幾句。拽子三從我家走的時候,看見廚房的灶臺上正冒熱氣,他一拐進了廚房,掀開鍋看了看是一鍋青棗蛋子,沒說話,腆著臉就走了。一家人這才放了心,那頓青棗蛋子吃得特別香甜。那年冬天,拽子三得了肝炎氣鼓,肚子脹得老大,難受地在村邊轉悠,一群孩子在后邊喊叫“拽子三大壞蛋”,氣得他直喘粗氣。不久,就死掉了,也真是惡有惡報啊!
老棗樹不僅救了我們的饑,而且還為我家解除了一場大災難。滿清時期,我們那個地方是山東冠縣的插花地,也就是在直隸境內從梨元屯往北劃出二十多個村莊,歸山東冠縣管轄,是當時清政府為知縣設的養廉地,也叫飛地。因為它遠離山東冠縣本土,清政府規定,這二十多個村莊上繳的錢糧不上繳國庫,由知縣自由支配,類似現在的縣市長基金,當然,在使用上比現在更寬松自由。飛地二十多個村莊周圍都不歸直隸管轄,而分別歸山東臨清、館陶等縣管轄。這樣,就在直隸山東兩省交界的清涼江以東、衛運河以西形成了飛地挨飛地的狀況。清政府的政策是隔縣不管人,在這塊飛地里殺人搶掠、作奸犯科,逃到另一塊飛地就沒事大吉。因此,在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一百多年的時間里,這里是官管不到位,百姓不安寧。地痞流氓雜牌橫行,老百姓通常叫他們“老雜”,“老雜”之間還經常火拼斗毆,他們打家劫舍,欺男霸女。如果“老雜”看中了誰家閨女,誰家就要遭厄運。提起“老雜”來,村民是又恨又怕,以至后來,誰家孩子調皮哭鬧,大人就會說,別哭鬧了,“老雜”來了,于是,小孩子也就不哭鬧了。爺爺告訴我,他小時候,有一天深夜,被突然的吵鬧聲驚醒,我家屋頂上上了好多人,把曾祖母和爺爺及兩個正值年少的老姑奶奶都嚇壞了。因為,曾祖父去世較早,家里就曾祖母帶著幾個孩子討生活,在那個世道里,我們家是窮苦農民弱勢群體中的弱勢家庭,沒有任何抵御災害風險的能力。 正在全家人提心吊膽膽顫心驚的時候,忽聽噪雜聲中一個人說,不是這一家,那一家沒棗樹。話音剛落,房頂上的人就散去了。第二天,人們就紛紛議論,街坊鄰居家一位姑娘被“老雜”搶走了。正是這棵棗樹使我們家免遭一劫。文革開始前后,這棵棗樹進入了它的暮年,枝葉日漸衰敗,就不掛多少棗了,有些枝干也開始衰老死亡。父母商量并征得爺爺同意,就把這棵棗樹鋸掉了,賣給了一個做梭子的,把所賣的錢給爺爺改善了伙食。
這棵老棗樹為我家帶來了大自然無窮的恩惠,也為我留下了無盡的思念,后來我在院子里又種了一棵棗樹。
上一篇:《知了季(外一篇)》李潤地散文賞析
下一篇:《祖山醉霧》王寶文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