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傳
甘寧傳
【題解】
甘寧(163—220),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少年任俠,后折節讀書。建安九年(204)率八百健兒依劉表,不見進用。建安十年(205)轉投黃祖,黃祖又以凡人待之。建安十三年(208)歸吳見用于孫權。破黃祖、據楚關,攻曹仁、取夷陵,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獲朱光,百騎襲曹營。孫權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甘寧智勇雙全,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建安二十五年(220)病逝。
【原文】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也。少有氣力,好游俠,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群聚相隨,挾持弓弩,負毦[1]帶鈴,民聞鈴聲,即知是寧。人與相逢,及屬城長吏,接待隆厚者乃與交歡。不爾,即放所將奪其資貨,于長吏界中有所賊害,作其發負[2],至二十余年。止不攻劫,頗讀諸子,乃往依劉表,因居南陽,不見進用,后轉托黃祖,祖又以凡人畜[3]之。于是歸吳。
周瑜、呂蒙皆共薦達,孫權加異,同于舊臣。寧陳計曰:“今漢祚日微,曹操彌憍(驕),終為篡盜[4]。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后操。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財谷并乏,左右欺弄,務于貨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戰具,頓廢不修,怠于耕農,軍無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權深納之。
張昭時在坐,難曰:“吳下業業[5],若軍果行,恐必致亂。”寧謂昭曰:“國家以蕭何之任付君,君居守而憂亂,奚以希慕古人乎?”權舉酒屬寧曰:“興霸,今年行討,如此酒矣,決以付卿。卿但當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則卿之功,何嫌張長史之言乎。”權遂西,果禽(擒)祖,盡獲其士眾。遂授寧兵,屯當口。
【注釋】
[1]毦(ěr):用鳥羽獸毛做的裝飾品。
[2]發負:悔過自新。發:或為“廢”字誤寫。負:罪過。
[3]畜:閑置一旁。
[4]篡盜:篡權。
[5]業業:危懼貌。
【譯文】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他年輕時很有氣力,愛好交游,行俠仗義,招集一批輕薄少年,成為他們的頭領。他們結伙成群形成一個幫派,持弓弩帶箭羽,騎著系有鈴鐺的馬,百姓一聽到馬鈴聲,就知道是甘寧來了。大家與他相交結,以至于他所在的城中官吏,隆重接待他的人,他才與之結交歡娛,否則,他就放任所帶的輕薄哥兒們強奪他人財產,這樣做了一些害人的事,等他猛然覺悟,已二十多歲了。于是放棄過去那種攻打、搶劫的行為,攻讀不少的諸子書籍,由是前往依附劉表,就此住在南陽。不受劉表重用,他后來又轉往黃祖那里尋求依托,黃祖也一樣將他作平常人養著。這樣,甘寧就歸附了東吳。
周瑜、呂蒙都共同推薦他顯達于朝,孫權加倍看重他,視同舊臣一樣。甘寧獻計說:“如今漢家運數日益衰微,曹操更為驕橫專斷,最終要成為篡漢的國賊。南荊地區,山勢屏障利便,江河流暢通行,確是我國西邊的有利地勢。我早已看出劉表考慮問題無遠見,兒子們又差劣,不是能繼傳他基業的料子。主上應當盡早設謀進取,不可落在曹操之后。圖謀劉表的計劃,第一步先從黃祖下手。黃祖如今年老,昏聵無能,軍資糧食都很缺乏,身邊的人在愚弄欺瞞他,而他一味地貪圖錢財,在下屬官吏兵士們頭上克扣索取。這些人都心懷怨恨,而戰船及各種作戰器具,破損而不加修整,荒誤農耕,軍隊缺乏訓練。主上現在前往進取,必定將他打敗。一旦擊敗黃祖的隊伍,即可擊鼓西進,前據楚關,軍勢即增大擴廣,這樣可逐漸謀取巴蜀之地了。”孫權對他的建議十分贊同。
當時張昭在坐,他詰難甘寧說:“吳國自身危急,如果軍隊真的西征,恐怕必然導致國內大亂。”甘寧回答張昭:“國家將蕭何那樣的重任交給閣下,而您卻保守,擔心出亂子,用什么來追慕古人呢?”孫權舉起酒杯敬送給甘寧說:“興霸,今年即出征西進,如同這杯酒,我決定把它拜托給你了。你盡管勉力提出作戰方略,使我們一定能打敗黃祖,如此就是你立了大功,何必計較張長史的話呢?”孫權于是西征,果然擒獲黃祖,并俘虜了他的全部軍隊。于是調撥給甘寧軍隊,讓他駐扎在當口。
【原文】
后隨周瑜拒破曹公于烏林[6]。攻曹仁于南郡,未拔,寧建計先徑進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時手下有數百兵,并所新得,僅滿千人。曹仁乃令五六千人圍寧。寧受攻累日,敵設高樓,雨射城中,士眾皆懼,惟寧談笑自若。遣使報瑜,瑜用呂蒙計,帥諸將解圍。
后隨魯肅鎮益陽[7],拒關羽。羽號有三萬人,自擇選銳士五千人,投縣上流十余里淺瀨[8],云欲夜涉渡。肅與諸將議。寧時有三百兵,乃曰:“可復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對之,保羽聞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肅便選千兵益寧,寧乃夜往。羽聞之,住不渡,而結柴營,今遂名此處為關羽瀨。權嘉寧功,拜西陵太守,領陽新、下雉兩縣。后從攻皖,為升城督。寧手持練,身緣城,為吏士先,卒破獲朱光。計功,呂蒙為最。寧次之,拜折沖將軍。
后曹公出濡須[9],寧為前部督,受敕出斫敵前營。權特賜米酒眾殽[10],寧乃料賜手下百余人食。食畢,寧先以銀碗酌酒,自飲兩碗,乃酌與其都督。都督伏,不肯時持。寧引白削[11]置膝上,呵謂之曰:“卿見知于至尊,孰與甘寧?甘寧尚不惜死,卿何以獨惜死乎?”都督見寧色厲,即起拜持酒,通酌兵各一銀碗。至二更時,銜枚出斫敵。敵驚動,遂退。寧益貴重,增兵二千人。寧雖粗猛好殺,然開爽有計略,輕財敬士,能厚養健兒,健兒亦樂為用命。
【注釋】
[6]烏林:烏林磯,在今湖北洪湖東南,長江北岸。
[7]益陽:今湖南益陽。
[8]淺瀨:從沙石上流過的急水。
[9]濡須:在今安徽無為北,孫權曾建有濡須口,為戰時港口。
[10]殽(xiáo):古同“肴”,菜肴。
[11]白削:猶言白刃。
【譯文】
后來甘寧又跟隨周瑜在烏林抵抗并打敗了曹操。在南郡攻打曹仁,未能攻破城池,甘寧獻計先直接進取夷陵,他率軍前往當即拿下了這座城池,于是進城駐守。當時他手下有兵數百人,加上剛俘虜過來的人員,也只剛滿一千。曹仁卻派出五六千人圍攻甘寧。甘寧被攻打了好幾天,敵方架起攻城高樓,從樓上將箭像雨點般地射入城內,兵士們都非常害怕,只有甘寧談笑自如。他派人將情況報告周瑜,周瑜采用呂蒙的計謀,率領諸將前來給甘寧解了圍。
后來甘寧隨魯肅鎮守益陽,抗拒關羽。關羽號稱有三萬兵馬,他親自挑選精銳兵卒五千人,投物堵住上游十多里的淺水地帶,說要夜里涉水渡河。魯肅與各位將領商議對策。甘寧當時有兵三百人,于是說:“能否再給我增添五百人,我前去對付他,保證關羽一聽到我咳唾之聲,就不敢渡河,如他敢渡過來就要被我擒獲。”魯肅便挑選一千人增補甘寧隊伍,甘寧于是連夜趕至資水上游。關羽聽說甘寧到了,就停止渡河行動,就地修造柴木營房,如今那地方就叫做“關羽瀨”。孫權嘉賞甘寧的功績,升任他為西陵太守,兼任陽新、下雉兩縣縣令。后來甘寧跟隨孫權攻打皖縣,為升城督,他手持練繩,親自爬上城墻,身先士卒,終于攻破皖城,俘獲朱光。戰后評功,呂蒙第一,甘寧第二,被任命為折沖將軍。
后來曹操出兵濡須,甘寧為吳軍前部督,受命出擊斫砍敵人前營,孫權特為他賜賞米酒和很多菜肴,甘寧于是將這些酒菜分給手下一百多人吃。吃完后,甘寧先用銀酒碗斟酒,自飲了兩碗,接著便斟上酒遞給他的都督,都督伏下身子,不肯馬上接酒。甘寧操起一把雪亮的刀放在膝上,呵斥都督說:“你受主上所知遇,與甘寧相比怎樣?我甘寧尚且不怕死,你為什么獨獨怕死?”都督見甘寧聲色嚴厲,當即起身拜謝接酒,全體兵士也都通通領酒一碗。到二更時分,眾人口里銜著枚出擊砍殺敵人。敵營驚懼動搖,于是敗退。甘寧更加受到人們的敬重,孫權給他增兵二千。甘寧雖說兇猛魯莽好殺,但性格開朗并有計謀,輕財敬士,能厚待英勇善戰的兵士,這些兵士也樂于為他效命。
【原文】
建安二十年,從攻合肥,會疫疾,軍旅皆已引出,唯車下虎士千余人,并呂蒙、蔣欽、凌統及寧,從權逍遙津北。張遼覘望[12]知之,即將步騎奄[13]至。寧引弓射敵,與統等死戰。寧厲聲問鼓吹[14]何以不作,壯氣毅然,權尤嘉之。
寧廚下兒曾有過,走投呂蒙。蒙恐寧殺之,故不即還。后寧赍禮禮蒙母,臨當與升堂,乃出廚下兒還寧。寧許蒙不殺。斯須還船,縛置桑樹,自挽弓射殺之。畢,敕船人更增舸纜,解衣臥船中。蒙大怒,擊鼓會兵,欲就船攻寧。寧聞之,故臥不起。
蒙母徒跣[15]出諫蒙曰:“至尊待汝如骨肉,屬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殺甘寧?寧死之日,縱至尊不問,汝是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聞母言,即豁然意釋,自至寧船,笑呼之曰:“興霸,老母待卿食,急上!”寧涕泣歔欷[16]曰:“負卿。”與蒙俱還見母,歡宴竟日。寧卒,權痛惜之。子瑰,以罪徙會稽,無幾死。
【注釋】
[12]覘望:窺視,觀望。
[13]奄:忽然,突然。
[14]鼓吹:吹鼓手,指軍樂隊。
[15]跣(xiǎn):光著腳,不穿鞋襪。
[16]歔欷(xū xī):嘆息。
【譯文】
建安二十年(215),他跟隨孫權攻打合肥,正碰上疾疫流行,軍隊都已撤出,只有孫權車下虎士一千多人,以及呂蒙、蔣欽、凌統及甘寧,跟隨孫權在遙津的北岸。張遼觀望后知道吳軍的實情,當即率領步、騎兵突襲殺來。甘寧引弓射敵,與凌統等拼死苦戰。甘寧厲聲問軍中鼓吹手們為什么不奏軍樂,壯氣剛毅凜然,孫權特別嘉賞他。
甘寧廚中一個仆人曾犯有過錯,逃到呂蒙那兒。呂蒙怕甘寧把仆人殺死,故沒有馬上送還。后來甘寧帶著禮物來拜見呂蒙的母親,臨到將要與甘寧進入后堂時,呂蒙才將那個廚人送還甘寧。甘寧答應呂蒙不殺那人。過了一會兒回往船上,甘寧將仆人綁在桑樹上,親手用箭射死了那個人。完事后,甘寧命令船上人再增加幾根船纜,自己脫衣躺在船上。呂蒙大怒,擊鼓集合兵士,要上船攻殺甘寧。甘寧聽到這種情況,故意躺著不起來。
呂蒙母親赤著腳跑出來勸呂蒙說:“主上待你如同骨肉,把大事托付給你,怎么能因個人的憤怒而想攻殺甘寧呢?甘寧要是死了,縱然主上不責問你,你作為臣子這樣做也是非法的。”呂蒙一向非常孝順,聽了母親的話,即豁然醒悟,怒意頓釋,親自來到甘寧的船前,笑著招呼甘寧:“興霸,老母正等你吃飯,快上岸吧!”甘寧流淚唏噓地說:“我有負于您。”便與呂蒙一起回去拜見呂母,歡暢地宴飲一天。甘寧死后,孫權十分痛惜。甘寧的兒子甘瑰,因犯罪遷居會稽,不久死去。
上一篇:《三國志·法正傳》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三國志·程普傳》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