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守口如瓶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吳君以時書“守口如瓶”以自警,征予言,為作箴曰:
維人有口①,瓶亦有口。瓶口弗守喪厥受②,人口弗守速厥咎。口乎!口乎!其禍福之門而一身之樞紐乎!人有瓶也,尚克守之③,胡然有口④,而不知度之。維言如泉,維口如堤。有出弗稽⑤,為河為溪。激石揚泥,追不可回。故曰:“好言自口,莠言自口⑥。”又曰:“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⑦。”守口如瓶,永矢勿諼⑧。
【注釋】
①維:句首語氣詞。
②弗:不。厥:其。
③克:能。④胡:何。
⑤稽:留止,延遲。
⑥莠言:壞話。《詩·小雅·正月》:“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⑦垣(yuan):矮墻,也泛指墻。《詩·小雅·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無易由言,即不輕易說話。屬,相連。此句指小人的耳朵緊貼著墻。我的話被他們聽去。將會招禍。
⑧矢:通“誓”。諼(xuan):忘記。
【譯文】
吳以時先生寫“守口如瓶”以自警,征求我的話,為他寫箴說:
人有口,瓶也有口。瓶口守不住里面的東西都要倒出來,人的口守不住,很快就招來災禍。口啊,口啊,它是禍福的門,一身的樞紐。人有瓶,還能守著,為什么有口,卻不知衡量著說話。話像泉水,口如堤壩。只往外流出,而不控制,就會變成河變成溪。沖擊石頭,揚起泥土,追也追不回來。所以說:“好話從口出,壞話從口出。”又說:“君子不輕易說話,隔墻有耳。”守口如瓶,永記不忘。
上一篇:《李俊民·姚子昂宜休齋銘》原文注釋與譯文
下一篇:《張元干·山桂庵銘》原文注釋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