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不朽改變著他自身一樣
詩人用一把脫鞘的利劍喚醒
他的世紀,他喊著“死亡勝利”的奇異聲音,
又使這個時代感到恐懼!
像往昔的伊特爾聽到仙人
賦予人間字眼最純真的意義時卑微的一跳,
他們,吵嚷地聲稱這是在污濁的黃湯中
縱飲的巫術(shù)。
從大地到云天都懷著敵意,冤家呵!
假如我們不雕下這塊無飾的矮石,
——這從冥冥災(zāi)殃中落下的緘默的隕石,
來裝點光垂千古的坡的墳?zāi)梗?/font>
其實你本身就是一塊花崗巖,至少你向著
未來的飛短流長永遠顯示著棱角!
(葛雷譯)
注釋:
伊特爾,希臘神話中的七頭蛇。愛倫·坡生前曾受到攻擊,有人說他是沉溺在圣詩國的千頭伊特爾,此處詩人以此反譏。
愛倫·坡生前嗜酒,而且詩作奇險,故有此議。
【賞析】
還在年輕的時候,馬拉美讀過愛倫·坡的法譯本小說后,就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對他的詩更是著迷,并對他產(chǎn)生崇敬之心。早在1862年,馬拉美就開始將愛倫·坡的詩以散文形式譯成法文。波德萊爾于1867年在窮困中去世后,馬拉美繼續(xù)他翻譯愛倫·坡詩作的工作,并希望以一種全新的形式出版。后來,馬拉美遇見了著名畫家馬奈,基于對愛倫·坡的共同喜愛,畫家和詩人一起策劃出版愛倫·坡的作品。1875年,由波德萊爾、馬拉美翻譯,馬奈插圖的愛倫·坡詩作《烏鴉》出版了。此書文筆優(yōu)美,且與原詩風格近似,被公認是最出色的譯詩典范,加上藝術(shù)大師的插圖,書一印行,立即受到批評家的好評。同年,美國巴爾的摩紀念愛倫·坡逝世25周年,立紀念像,于是請馬拉美作詩。馬拉美欣然命筆,寫下了他最好的悼詩之一《愛倫·坡墓》。此詩收在《愛倫·坡紀念文集》中于1877年出版,馬拉美曾經(jīng)親自將該詩譯成英文,法文原詩則直至1884年才與法國讀者見面。
在詩中,馬拉美為詩人正名。詩的第一節(jié),馬拉美寫道,詩人的奇異聲音就像利劍,使他的時代恐懼,但也能驚起世人。詩人也許因為自己超越時代的步伐而被人誤解,但歲月終將還之以公正,賦予杰出詩人以不朽的聲名。然而公正的到來需要漫長的等待,詩人享受盛名之前也許必先得面對數(shù)不盡的流言飛語。在第二節(jié)中,馬拉美用幾個隱喻表達了這種艱辛痛苦的過程。看,當天使賦予人間字眼最純真的意義時,七頭蛇怪伊特爾可是要癲狂地暴跳的,詩人酒后詩情洋溢作出的奇險詩作,也會被誣為縱飲濫醉后可惡的巫術(shù)。第三節(jié)承接第二節(jié),繼續(xù)說詩人面臨的苦境,似乎從大地到云天都懷著敵意,把詩人當作冤家來攻擊。但在此節(jié),筆鋒已有所轉(zhuǎn),馬拉美寫到了要在愛倫·坡的墳上立一座碑石,來抵擋閑言碎語,碑石是從冥冥災(zāi)殃中落下的隕石,雖然緘默卻堅硬無比,抗得住所有詆毀與傷害。第四節(jié)干脆把愛倫·坡比作那塊花崗巖,讓所有的飛短流長在他堅強的棱角前粉身碎骨。在這里,馬拉美表達了他對愛倫·坡的崇敬: 詩人為自己留下的最偉大的紀念碑不是人們?yōu)樗ㄖ哪贡亲约翰恍嗟淖髌泛透哔F的人格。
這首詩題名為“愛倫·坡墓”,寫的嘆的似乎是愛倫·坡,但又不全是愛倫·坡,它多多少少也有些自喻之意。早在作于1868年的一首十四行自喻詩“以纖纖手指高高獻上月牙形瑪瑙……”中,馬拉美就表達過一種空寂落寞的心境;愛倫·坡與俗世格格不入,他被流俗排擠打擊的遭遇也許讓詩人心有戚戚,但是在《愛倫·坡墓》中,我們看不到這種失落無奈的空寂落寞,而看到了一種驚世駭俗的勇氣和桀驁不馴的硬骨。也許詩人曾經(jīng)因不合流俗不被認同而失落無奈,但愛倫·坡的詩魂又給予了他莫大的鼓舞,喚起了他的斗志與昂揚的精神。因此也可以說,在這里,詩人是借愛倫·坡喻自己的心態(tài),愛倫·坡不過是一個象征,象征著詩人在閑言碎語、飛短流長中守候神圣詩魂的痛苦中的堅貞和堅貞中的痛苦。
(蘇東曉)
上一篇:《燕子 [西班牙]貝克爾》讀后感
下一篇:《愛爾曼迦爾達之死 [意大利]曼佐尼》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