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個夜晚
我聽到大海的輕濤細浪
拍打柔和的海灘,
抒出了一陣陣溫情的
軟聲款語。
仿佛從消逝的歲月里
傳來一個親切的聲音
掠過我的記憶的腦海
發出裊裊不斷的
回音。
仿佛海鷗
悠長低徊的啼聲;
或許是
鳥兒向平原飛翔
迎接旖旎的春光
婉轉的歡唱。
你
與我——
在那難忘的歲月
伴隨這海濤的悄聲碎語
曾是何等親密相愛。
啊,我多么希望
我的懷念的回音
像這茫茫黑夜里
大海的輕濤細浪
飄然來到你的身旁。
(呂同六 譯)
【賞析】
夸齊莫多1901年8月20日生于意大利南方西西里島莫迪卡鎮。故鄉西西里的形象始終在詩人心中縈繞,成為他詩歌創作的重要源泉,緬懷西西里的題材反復出現在他的抒情詩中。他曾經以“我的故鄉在南方/多么遙遠/眼淚和悲愁/熾熱了它”(《我這個游子》),來表達對西西里的懷念,以及告別親人,離開西西里,飽嘗漂泊天涯的痛苦。這首《海濤》也是背井離鄉的詩人聽到海濤聲而回憶起故鄉昔日戀人的感懷之作。故鄉和戀人,它們經常是糾纏在一起的。在夸齊莫多的詩中,有時是思念留在家鄉的戀人,有時就干脆把故鄉比作戀人,所以這兩者的具體所指和區別我們不必特別在意。
“海濤”在本詩中也具有雙重意義,一是詩人看到的大海的波濤拍打堤岸的現實畫面,一是詩人回憶起和戀人聽濤的想象的畫面。詩人先從現實的景象起筆:“多少個夜晚/我聽到大海的輕濤細浪/拍打柔和的海灘,/抒出了一陣陣溫情的/輕聲款語。”這是詩人背井離鄉,在靜夜里聽到大海的輕濤細浪拍打柔和的海灘。他不由得想起與戀人在海濤前的喃喃細語:“在那難忘的歲月/伴隨這海濤的悄聲碎語/曾是何等親密相愛。”這里的海濤,就不再是現實的景象,而是詩人腦海中的幻景。眼前的輕濤拍岸,跟記憶中的聲音是如此之像,詩人說:“仿佛從消逝的歲月里/傳來一個親切的聲音/掠過我的記憶的腦海/發出裊裊不斷的/回音。”這些聲音就是詩中接下來極力描寫的海鷗和鳥兒婉轉啼鳴的動人景象。眼前的景象和回憶的幻景,一實一虛,一近一遠,有聽覺有視覺,有聯想有想象,正體現了夸齊莫多詩歌“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呂同六語)的藝術特色。此情此景,詩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對故鄉戀人的思念。在詩的末尾,他不由得呼喚道:“啊,我多么希望/我的懷念的回音/像這茫茫黑夜里/大海的輕濤細浪/飄然來到你的身旁。”
《海濤》這首詩出自詩人1947年出版的詩集《日復一日》,這些詩大多寫于1943至1945年。由于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苦難,這部詩集的風格更為剛健,就連這首思鄉主題的詩歌,也擺脫了以前哀怨的情調,而變得更加清新。雖然字里行間沉浸著淡淡的感傷,但是對往昔的回憶充滿了溫柔和快樂,筆調也是比較飄逸的。
(吳麗萍)
上一篇:《海戰 [德國]格拉斯》讀后感
下一篇:《海濱墓園 [法國]瓦萊里》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