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09—1892
【介紹】:
維多利亞時代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他是林肯郡一個牧師的兒子,八歲開始寫詩,十四歲時創作詩劇。1827年進入劍橋大學,和弟弟查爾斯合作出版了《兄弟詩集》(Poems by Two Brothers,1827)。1830年,他的《抒情詩集》(Poems,Chiefly Lyrical)贏得了一些稱贊。同年,他經哈勒姆介紹認識了艾米莉·塞爾伍德,而哈勒姆本人也同他的妹妹艾米莉訂婚。丁尼生1831年發表的《詩集》(Poems)收錄了一些最著名的作品,如《食荷花人》(“The Lotus-Eaters”)、《美女夢》(“A Dream of Fair Women”)和《夏洛蒂小姐》(“The Lady of Shalott”)。1833年哈勒姆中風猝死,同年,他的兄弟愛德華被送進精神病院。這一系列打擊曾使丁尼生一度情緒低落,但是他卻在這段時間里開始創作他最著名的作品———為好友所寫的挽歌集《悼念哈勒姆》(In Memoriam,1850)。1842年的《詩集》(Poems)表達了他在日趨崇尚物質和科學的時代中所感受到的哲學疑惑,以及對保持信念的渴望。1847年丁尼生完成詩劇《公主》(“The Princess”)。1850年他同艾米莉秘密結婚,同年組詩《悼念哈勒姆》問世。作者借此一舉成名,被封為“桂冠詩人”。隨后他又發表了《悼惠靈頓公爵之死》(Ode on the Death of the Duke of Wellington,1852)以及《輕騎兵旅的進擊》(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1855)。1859年至1885年期間寫的組詩《國王敘事詩》(Idylls of the King)是一首民族史詩,記述了亞瑟王的興衰,影射了他眼中文明社會的空虛。其他作品還包括獨白戲劇詩《莫德》(Maud,1855),自由體敘事長詩《伊諾克·阿登》(Enoch Arden,1864)。還有一些詩集,其中最著名的是《貝克特》(Becket,1879)、《民謠和其他詩歌集》(Ballads and Other Poems,1880)和《德墨忒爾和其他詩歌集》(Demeter and Other Poems,1889),其中收錄了他晚年著名的詩作《過沙洲》(“Crossing the Bar”)。丁尼生晚年生活閑適,1883年被封為爵士。他在世時享有盛名,他的詩歌表現出嫻熟的技巧,文辭優美,思想深刻。
上一篇:黎薩爾
下一篇:《丘吉爾,卡莉》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