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九世(Louis Ⅸ,1215—1270),中世紀法國著名國王,虔誠的天主教徒。他死后,天主教教會給予“圣徒”稱號,歷史上稱他為圣·路易。
路易九世繼位時,尚未成年,國事由母后布蘭奇攝政。路易親政后,她繼續輔政。路易首次率領十字軍在東方作戰時,她又任攝政。布蘭奇精明、能干,對路易的為人、施政,對法國王權的鞏固、增強,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在法國,以王權為中心,通過不斷擴大王室領地的方式來進行的統一運動,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斗爭過程。封建諸侯把割地稱雄看作是他們傳統的權利。英國國王在名義上是法國國王的附庸,在法國擁有大片封建領地。路易九世的祖父腓力二世已把英王在法國西部、中部的一些領地并入法國王室領地,但在法國西南部仍有英王的廣大領地。路易九世繼位時,距離腓力二世去世僅三年。野心未死的法國諸侯和英國國王,看到一個12歲的幼主由一個外籍的38歲的寡后扶翼登臺,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攫取權力和擴張領地的機會。
1226年路易九世在蘭斯登位加冕,許多大貴族都不參加。不久,一個反王室的貴族聯盟成立,公開的內戰開始。英王亨利三世參與變亂,曾兩度率軍侵法。
但是,貴族聯盟本身松懈,大貴族各有打算,步調不一。亨利三世因與英國貴族有矛盾,只能以微弱的武裝力量在法國活動,結果,無所作為地退回英國。在法國,王權已有一定的威信,中小貴族傾向它,天主教會一般支持它;城市市民更是王權的重要支持力量。1227年,布蘭奇和路易正在從奧爾良返回巴黎途中,起事的諸侯率軍在巴黎以南的科貝爾結集,企圖攔劫。巴黎和其他城市市民聞訊組織隊伍出城保護。在通往巴黎的大路上,人們成群結隊,為國王祈禱,并為效忠國王而準備戰斗。參加叛亂的封建主懾于群眾聲威,不得不引兵后退。1229年,塞納河和弗蘭德爾之間的34個城市宣誓效忠國王。
王權的優勢在動亂開始后幾年已經基本樹立。從1240至1243年,只在法國南部還有動亂。南法土魯茲伯爵領地的大部分已于1229年歸入王室領地。但天主教會與王室官吏以繼續鎮壓阿爾比異端為名,無端迫害居民,強占土地,侵凌當地貴族,激起反抗斗爭。直到1243年初,南部法國才在王權控制下安定下來。但是,在法國西南基恩、加斯科尼等大片土地,仍為英國領地。這是勝利的路易九世同失敗的亨利三世所訂立的和約里決定的。路易對這個和約作了說明:英法兩國國王是姻親①,他們的子女是“第一表親”,因此,“在我們之間保持和平是合適的”。
當大貴族的叛亂被制止以后,法國基本處于和平狀態,使路易得以參加對外的侵略戰爭。為了鞏固法國在地中海的陣地,他支持自己的兄弟安茹的查理占領了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由于法國南部城市與北非有著頻繁的貿易,他企圖通過十字軍東征加強法國在北非的勢力。1244年,耶路撒冷城又被伊斯蘭教徒占領。教皇英諾森四世組織了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2—1254),進攻的矛頭指向埃及。路易花了四年時間來準備參加這次東征。1249年5月,他率領的法國騎士隊伍——這次東征中最主要的隊伍,在埃及尼羅河口登陸。占達米埃塔;接著,向開羅進軍。尼羅河水不久上漲,尼羅河下游交通阻塞。埃及軍隊卻以逸待勞,并利用地形包圍了十字軍。十字軍糧盡軍疲,痢疾、壞血病等疫病流行,王弟羅伯特戰死,路易本人和殘軍被俘。花了大量贖金,并以歸還達米埃塔為條件,路易和他的部下被釋放。被釋后的路易仍駐留在敘利亞由基督徒掌握的據點里,準備伺機反攻。可是,并無功效。
十字軍失敗和路易被俘的消息傳到法國,在農民中間引起了騷動。1251年,北部農民組織了窮人十字軍,他們自稱“牧人”,以“解救國王”為名,反對壓迫他們的封建主。這支隊伍從法國北部發動,進入巴黎,又從巴黎南行到奧爾良和都爾,沿途陸續有窮苦農民加入。他們所到之處,破壞了一些修道院和教堂,殺死了一些神甫和修道士。“牧人十字軍”已成為一支規模巨大的農民起義軍。法國宮廷、封建主和天主教會,趕忙起來鎮壓。由于“牧人”缺少組織,部分逃散,部分被殺被俘。牧人十字軍發生后一年(1252年),攝政太后布蘭奇病亡。于是,在1254年,路易從東方回到巴黎。
十字軍東侵的失利,并沒有使路易吸取教訓。1270年,路易又發動第八次十字軍東征,率軍渡地中海向北非的突尼斯進攻。這時候,路易已56歲,身體衰弱得連上馬都困難。而炎熱的7月氣候,使十字軍中流行惡性熱病和痢疾。8月,路易染病死于軍中。前后延續170多年的十字軍,以一個被天主教會謚號“圣徒”的國王的病死,作為它的閉幕節目。
路易在法國歷史上留下的紀念,顯然不是他的武功,而是他的內政,他的改革。
卡佩王朝舊制,國王主持的宮廷會議,決定全國軍政大事和王室領地的管理。政、軍、財、法事務的復雜化,使宮廷會議有必要分組進行工作。在路易以前,負責預、決算和審核王室領地的收入與支出的審計院,已從宮廷會議中分化出來。路易改進了審計院,使它發揮更大的作用。他任用熟悉王家權利、財務的專職人員負責工作,最后的預、決算和重大財務,則由國王親自掌握、裁決。
路易在經濟上一項卓有成效的措施,是貨幣改革。他發行了一種質量較好的貨幣,并使它成為王室領地內的法定貨幣。在王室領地內,禁止私鑄貨幣;在王室領地外法王附庸諸侯的領地上,王家貨幣亦得流通。事實上,在全法蘭西,其他貨幣都逐漸被淘汰。王家貨幣的流行,有力地促進了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深受城市市民歡迎。法國國王通過王家貨幣的廣泛流行,控制了全法經濟,增加了王室的收益。在路易在位時期,招募、訓練雇傭軍,組織兩次十字軍遠征,修建教堂、修道院,舉辦慈善事業等,開支不可謂小;而財政情況,基本良好,收入超過支出。
路易的司法改革,是有歷史意義的。巴黎高等法院——巴力門,在路易時開始從宮廷會議中分化出來,成為全法最高的上訴法院。它的權力范圍,不僅統轄全部王室領地,也受理王室領地以外法王附庸諸侯領地內的申訴案件。過去,宮廷會議已有派遣成員到王室領地各區巡回審判的制度;現在,巡回審判制仍按期進行,但已有了固定的、經常的司法機構。在巴黎高等法院經常處理司法工作和審判案件的,主要是一些具有法律專業知識、辦事認真負責的非貴族出身的法律家。過去那些不顧法律依據、不重視必要證據,僅憑封建主和王家官員意圖而判案的情況,逐步得到糾正。過去,在某些情況下允許用決斗來解決司法糾紛;現在,路易明令禁止以決斗定案。王室權力進一步增強。法院征收的訴訟費用和罰金,又為王室增加了收入。
路易認為,國王應該是全國的最高審判官,主持司法審判,是他神圣的職責。他曾在巴黎附近的芳森的大橡樹下、在他的王家花園內,同他的顧問們一起審判案件。他認識到,法律的制訂和執行,是提高王權、加強統治、維護國內安定和秩序的重要手段。在王室領地內,他頒布法令禁止封建私斗;在他的附庸諸侯領地內,他主張實行“國王四十日”,即在40天內,只許宣戰,不許交鋒;受到挑戰的貴族可在這期間向國王提出申訴,由國王裁決。在1258年,他下令禁止“一切私斗,一切縱火事件,一切擾亂農作的騷動”。
軍隊,如同法院,是國王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路易除了保有向貴族、市民征集武裝的權力外,還組織了一支支付軍餉、自由應征的雇傭軍。雇傭軍中,有騎兵、弓箭手等戰士,也有警衛、警察人員。
地方行政機構基本沿襲腓力二世以來的舊制。原有王室領地的地方長官稱總管——巴伊,轄總管區;新歸入王室領地的南方一帶,由國王派總督——塞內沙爾統治,轄總督區。總管、總督以下,尚有次一級的地方官。不少地方長官利用權力,以無償的征用、強制勞役、侵占財產、強課慣例以外的罰款,剝削當地居民。北方一帶的總管,一般從當地貴族中選任。而南方的總督,是國王從北方的貴族中選任的;他們把總督轄區當作征服地區看待,貪婪放肆,專橫武斷,激起當地包括貴族在內的居民的怨憤與反抗。四十年代初南法的動亂,與總督的暴政是分不開的。但路易也接受各地居民的申訴。當時某些申訴文件還保留迄令。為了改進地方行政,路易設置按察使。按察使代表國王到各地聽取臣民的申訴,調查官紀民情;他賦有全權,處理了一些違法亂紀、貪贓枉法的官吏。1247年后,路易每年皆派按察使出巡。
在路易的觀念里,他的內政,如同他的對外政策,都應該符合基督教的信念。在他看來,國王代表上帝治理國家,是引導他的臣民往天國的方向走的指導人。關于路易虔信基督教的事跡的記載是很多的。他早做彌撒,夜對孩子進行宗教教育, 常讀《圣經》,做祈禱;他喜聽人布道,也樂對左右人士講道; 他的顧問中不少是高級教士、僧侶,他同他們討論神學,也討論政治。在生活上,他自我克制,樸素節欲;對宗教事業和活動,卻慷慨解囊。他建立了一些教堂和修道院,也在巴黎創建了醫院和盲人院。他賑濟災民,布施貧民,曾為窮人洗腳,甚至為麻瘋病人洗創痛。
基督教徒把他描述為一位慈祥、公正、愛和平的國王。而正是這位被天主教會尊為“圣徒”的國王,對所謂異端和瀆神者,主張嚴刑酷罰以至燒殺處決。在信仰上,他根本不主張寬容,也不知道寬容。教皇為鎮壓異端而發起的、以殘酷橫暴著名的宗教裁判所,自1233年以后在全法普遍建立,就得感謝路易和他的母后的全力支持。王室為宗教裁判所提供經費,提供武裝警衛。國王的官吏,按照宗教裁判所的判決,為之執法處決、沒收財產。被沒收的大宗財產,豐富了路易的國庫。在國王附庸諸侯的領地里,也籠罩著宗教恐怖。三十年代晚年,在香檳,曾一次燒死異端183人。在南法土魯茲,宗教迫害長期繼續,1249年在埃井附近就一次燒死已表示悔改的阿爾比派80人。
十三世紀的西歐,是封建制度的全盛時期,也是天主教教會權勢登峰造極的時期。西歐封建社會的君權與教權之間,有合作,也有矛盾。教皇與德意志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之間的長期斗爭,是兩者矛盾尖銳化的表現。路易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國王,對羅馬教皇始終保持他的獨立性;同時,他的對內、對外政策又處處體現“教會教條就是政治信條”①的中世紀西歐的特征。在政權與教權的關系上,當路易在位時期,基本上是協調的。這種協調,固然有利于路易政權的穩定,但主要是路易時期法國王權增強、國王威信提高的產物和表現。
路易為法國王權的提高,法國統一事業的發展,是起了作用的。路易和布蘭奇在封建戰爭中的勝利,行政、司法、貨幣、軍事等方面的改革,都對法國的王權與統一作出了貢獻。在封建分裂的法國,統一與王權每前進一步,都是一種進步。因為以王權為中心的統一,為相對的和平、安定局面的保持,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交流,創造了政治前提。路易在位44年中,除了登位初期16年封建主的叛亂和1251年的“牧人”起義外,在法國國內和國境上,基本上是和平的。因此,在十三世紀后半期至十四世紀初年,法國經歷了它的經濟繁榮時期。呢絨、絲織、亞麻布、葡萄酒等各種手工業,城市和商品貨幣經濟,迅速、廣泛地發展起來。十三世紀的香檳市集,盛極一時。巴黎在十三世紀中葉, 已有100種以上的行業;十四世紀初,巴黎手工業行業約有350種;當時巴黎居民,約有100,000。農業生產的發展,使農民有糧食和其他原料可以出賣,城鄉之間的經濟交往,逐趨活躍。
上一篇:路易-拿破侖·波拿巴
下一篇:路易十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