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四川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他是著名文學家蘇洵的兒子,從小便接受了豐富的文化的教養和熏陶。二十一歲中進士,從此一直做官。蘇軾的世界觀很復雜,對儒、釋、道三家的思想兼收并蓄,因而他的政治見解很矛盾,一方面他主張改革弊政,發展生產,拯救民生,曾上書力倡改良;另一方面,他又反對王安石變法,在政治上站到保守派一邊,因而屢次遭到貶謫。在新黨執政期間,出任杭州通判,轉而知密、徐、湖三州。元豐二年,因寫詩諷刺新法,曾被下獄,出獄后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舊黨執政,被召返回京,官至禮部尚書。新黨再度當權,他又被貶謫惠州、瓊州?;兆诶^位后赦還,死在常州,追謚“文忠”。他的詩歌風格明麗,手法新奇;他的散文筆力縱橫,灑脫自如,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詞的創作上貢獻更大,擴大了詞的思想內容,創造了一種高遠、清新的意境和豪邁奔放的風格,對后世影響深遠。蘇軾留下的詩、詞、散文較多,有《東坡全集》。
上一篇:《蘇幕遮》詩人資料簡介
下一篇:《范云》詩人資料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