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中都市文化題材的大力開拓者——婉約詞開山祖柳永
到了既熟悉和喜愛都市生活、又創制了適合描繪都市文學風景的大量長調慢詞的婉約派領軍人柳永一登上汴京詞壇,都市文化題材創作的局面就打開了,都市文學風景詞就接著連篇而至了!清人宋翔鳳《樂府余論》這樣論述柳永與汴京及慢詞的關系道:“按詞自南唐以后,但有小令。其慢詞蓋起于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臺舞席,競賭新聲。耆卿(柳永)失意無俚,流連坊曲,遂盡收俚俗語言,編入詞中,以便妓人傳習。一時動聽,散播四方。其后東坡、少游、山谷輩,相繼有作,慢詞遂盛。……柳詞曲折委婉,而中具渾淪之氣。雖多俚語,而高處足冠群流,倚聲家當尸而祝之。”這里宋翔鳳實事求是地指出了與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相關的兩個基本事實:(1)北宋時,全國歌詞創作的中心是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汴京城里最活躍的歌詞作家是柳永;(2)柳永出生之前,唐五代至北宋初期,歌壇要寫景抒情,只有小令可用,而要開闊而自由、曲折而盡意地寫景言情,慢詞長調才能敷用。在這個領域開疆拓土、大量創制慢曲者,就是柳永。可以說,在歌詞創作史上,柳永是第一位把慢詞作為專業的作家。龍榆生先生《詞曲概論》一書第五章如此稱贊柳永的巨大貢獻道:柳永“把慢詞的局面打開了”“如果不是柳永大開風氣于前,說不定蘇軾、辛棄疾這一派豪放作家,還只是在小令里面打圈子,找不出一片可以縱橫馳騁的場地來呢!”(見該書第4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有了柳永這樣的富于開拓精神的大作家,有了他所大量創制的適合描寫城市文學風景的長調慢曲,都市文學風景詞創作的局面被打開了!這方面第一批具有經典意義的篇章,就是柳耆卿創作出來的。比如,人所熟知的[中呂調]《戚氏》、[大石調]《迎新春》、[仙呂宮]《傾杯樂》、[雙調]《雨霖鈴》、[南呂調]《瑞鷓鴣》、[林鐘商]《少年游》二首、[小石調]《一寸金》等等。這里僅舉展現江南第一名城、以后的南宋行都杭州城文化風景的[仙呂調]《望海潮》為例: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迭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這首詞,古今成百上千的詞話家、詞學鑒賞家都分析鑒賞過。這里僅舉南宋人的一則記載:南宋初年北方的金國皇帝完顏亮讀了這首詞之后就起兵南侵,要滅亡南宋,奪取杭州——因為柳永描寫的杭州都市風光太美了!(羅大經《鶴林玉露》)
上一篇:融豪、婉二派之長的都市文學風景表現者姜夔
下一篇:“婉約以易安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