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征君洞庭有懷
張 謂
八月洞庭秋,瀟湘水北流。
還家萬里夢,為客五更愁。
不用開書帙,偏宜上酒樓。
故人京洛滿,何日復同游?
張謂,生卒年不詳,字正言,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玄宗天寶二年(743)舉進士,天寶十三、十四載間,曾在安西北庭都護府封常清幕為屬官,參與軍中謀劃,立過功勛。肅宗乾元元年(758)為尚書郎。代宗大歷二、三年間(767—768)任潭州(今湖南長沙)刺史,后入朝擔任太子左庶子、禮部侍郎等官職。《全唐詩》錄其詩一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補其詩一首又二句。
《同王征君洞庭有懷》一作《同王征君湘中有懷》,此詩當作于張謂大歷二、三年間潭州刺史任上。“同”即和,“征君”是對曾受朝廷征召而未任職的人的稱呼。“王征君”生平不詳。
首聯扣題。起句寫洞庭湖,一是強調了“八月”,八月是洞庭湖水最滿,也是最壯觀的時候,二是強調了“秋”,因為秋天是最能引起人們思鄉,最能引起人們傷感的季節。我們自然會想起《九歌·湘君》中所描寫的意境:“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次句寫瀟、湘二水,強調了“北流”,因為作者是北方人,長安與洛陽也在北方,很容易使人聯想起二水北流,自己卻不能北歸。
頷聯承上寫夢中實現自己回家的愿望。三句寫既然現實不允許自己回家,那么就在夢中實現自己回家的愿望。在夢中實現了與相距萬里之遙的親人團聚,則其回家愿望之強烈也就可想而知了。四句寫夢醒之后分外憂愁,因為現實的苦惱與夢境的歡樂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
頸聯承上寫愁。五句寫本來想用讀書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實踐證明,毫無效果,所以連書都懶得打開了。“書帙”,裝書用的袋子,因為唐代圖書采用卷軸的裝幀形式,按照內容,將若干卷圖書放在一個袋子里,以便保管和使用。六句寫最好的辦法就是借酒澆愁。
尾聯直截了當地道出懷鄉的情緒。作者在詩中特別強調了對“故人”,也即老朋友的思念。其所思念的地點是西京長安與東都洛陽也說明了這一點。可見他懷念的內容有親情、友情,也考慮到自己的命運與前途。末句采用設問的方法,表達了與親人、友人見面的強烈愿望。
這首詩的特點是詩意連貫而下若串珠,顯得非常自然而流暢。明唐汝詢《唐詩解》卷三十六分析了這一點:“此北人南客,因感秋而思念其家鄉也。觀水之北流,便有思洛意。然身不可往,而夢還其家,夢醒則愁極。五更矣,此豈開帙之時乎?惟登酒樓以消憂也。于是,既念其家,復念其友,且嘆歸期之未可卜耳。”
上一篇:杜 甫《南鄰》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下一篇: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