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同人卦第十三·《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譯文】《象傳》說:天、火相互親和,象徵“和同于人”;君子因此分析人類羣體、辨別各種事物以審異求同。
【注釋】①天與火,同人——與,作動詞,猶“親”,《管子·霸言》“諸侯之所與也”注謂: “與,親也”,此處猶言“親和”。這兩句以天體在上、火性亦炎上,兩相親和,釋《同人》上乾爲天、下離爲火之象。《正義》:“天體在上,火又炎上,取其性同,故云‘天與火,同人。’”案,《集解》引《九家易》曰: “謂乾舍于離,同而爲日,天日同明、以照于下,君子則之、上下同心,故曰‘同人’”;又引荀爽曰:“乾舍于離,相與同居,故曰‘同人’也。”兩說各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卦象,并可存備參考。②類族辨物——類,用如動詞,猶言“類析”,與“辨”字義近互文;族,《正義》“聚也”,意指人類“羣體”。這是說明“君子”觀《同人》天、火雖異,其性有同之象,悟知通過辨析人類、衆物的異同特徵,可以存其異求“和同”。《本義》:“類族辨物,所以審異而致同也。”《朱子語類》:“類族,是就人上說;辯物,是就物上說。天下有不可皆同之理,故隨他頭項去分別。”
【說明】《睽》卦《大象傳》曰:“君子以同而異”,此卦言“類族辨物”:兩者在求“同”方面有相近之義。但《睽》卦是在事物“乖睽”的前提下揭示“合睽”之理,而《同人》卦卻是展示廣泛“和同于人” 的過程中存異求同之道: 這是兩卦本質意義的區別(可參閱《睽》卦《大象傳》譯注)。李光地指出:“雖大同之中,各從其類,自有區別。故上下有等,親疎有殺,人之知愚善惡有分,物之貴賤精粗有品: 類而辨之,各得其分,乃所以爲‘大同’也。”(《周易觀彖》)此說已揭明本卦《大象傳》的大恉。
上一篇:周易·繫辭下傳《《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墊,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易》曰:“困于石,據于蒺蔾,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將至,妻其可得見邪?”《易》
下一篇:周易·咸卦第三十一《六二,咸其腓,兇,居吉.》